894期家訊(2022年4月)

2022
四月

四月
7

作者:克麗斯曼.靄琳(EileenCrossman)
出版社:福音文宣社


富能仁(JamesO.Fraser,1886-1938),被譽為「傈僳人使徒」,1886年生於英國富裕家庭,是出色的青年人──倫敦大學皇家學院工程系畢業生,又是演奏級的鋼琴家。1908年他到上海學習中文,翌年五月到雲南,在市集傳福音,特別對傈僳人這少數民族有感覺,甚至不怕艱辛來到他們居住的山區村寨,在他們中間生活,傳福音給他們。

從1909年開始,他用了差不多三十年傳福音给少數民族,教導真理,建立教會。1938年離世時,信主的少族民族有四、五萬人,基督教已成為傈僳族人的主要信仰。

讀畢此書,有四方面的分享:

第一,蒙召出於主。內地會因他身體的毛病(耳朵發炎),兩次拒絕他成為宣教士,但他仍寫信告知內地會:「我是去定的,因為我知道神要派我往哪裡去。」後來他痊癒了,內地會接納他,他就開始訓練,那年才廿一歲。為何他那麼堅定呢?因為當他即將畢業,要為前途打算,主藉著一本小冊子的話提醒他:「當主回來,仍有成千上萬的人未聽福音,那時我們如何面對主的詢問?」他知道主呼召他將福音傳給遠方的人,因此有種難以抑制的喜樂。

第二,信心生祈禱。富能仁在少數民族中間傳福音,面對不少從邪靈、迷信習俗等而來的轄制,例如他會為他們的病禱告,他們痊癒後,又回去拜偶像,因害怕得罪他們的神明。這是一場屬靈的爭戰,不能不禱告,於是他用了四年時間為福音開展禱告,每天禱告兩三小時,但情況未見突破。他開始明白一般的禱告和信心的禱告之不同:前者是籠統的禱告,在不知道神具體旨意的情況下禱告;後者則有確定的請求、確定的信念,要得到確定的回答。

1914年某天,富能仁為超過一百個傈僳人家庭的得救屈膝禱告。神向他說:「你四年來不斷請求我做這事,卻從不相信我會做,現在你要憑信心求。」他祈禱後,深信已得到神的答應,便起來與神同工。兩年後,共有一百二十九個家庭約六百人信主。

第三,靈裡常敏銳。富能仁保持靈裡儆醒,當他察覺自己靈裡消沉,便不能勝過黑暗的權勢,必須到主前尋求清楚。他說:「我們失敗一定有原因,不應該因為難以解釋就含混過去,要藉聖靈的幫助找出那個原因,了結那件事,以避重蹈覆轍。」

第四,代價肯付出。富能仁在宣教地區三次患上瘧疾,最後一次是1938年,瘧疾更上了腦,發高燒兩日,醫生束手無策,離世歸主。遺體安葬在傈僳人山區的高處,俯視著他三十年來所服事的人民。

他長期在山區傳福音,探望、建立聖徒,加上營養不良等,造成身體負荷過重。除此以外,生命常面臨危險。有一次他和坐騎誤入爛泥坑,若非有幾個傈僳人合力把他從坑裡拉上來,就葬身泥沼。

除了付上健康的代價,還要面對靈界的爭戰。千多年來,山區的傈僳人和雲南西部的少數民族都是撒但的地盆,現在有人攻陷之,奪其擄物,牠豈能坐視不理?為此富能仁迫切禱告,並宣告主名得勝,最终他們從拜鬼的迷信中得釋放,全心歸主。從此,福音在少數民族中得以廣傳,單在1931年就有超過六千人受浸;他們的教會即使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宣教士被迫離開,仍屹立不倒,戰後更加興旺。

富能仁之後,主還興起其他宣教士延續少數民族的福音工作,榮耀歸主!(煊)

(本書中譯本已絕版,聖徒可登入www.amazon.com/Mountain-Rain-Biography-Pioneer-Missionary/dp/0877885516訂購英文版。)

 

Generic selecto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頁面
家訊
分區動態
主日報告
信息錄音
資源庫

更多...

Generic selecto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家訊
頁面
分區動態
主日報告
信息錄音
資源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