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9期家訊(2015年11月29日)

2015
十一月

十一月
29

 十一月十二日(週四)上午,在尖沙嘴聚會所有長者特別聚會,共517位聖徒參加。藉著聚會中所唱的詩歌:「來讓我感恩」(附本117首)、「耶和華是愛」(附本505首)、「你愛永不變」,眾人同心讚美主不變的大愛,感謝主的同在與懷抱。今年長者特會的主題是「主愛永不變」,由謝德建弟兄釋放信息,勉勵年長聖徒凡事向主傾訴,在生活中經歷主的愛,享受住在主的懷抱裡。

神必懷抱

 聖經告訴我們:主的愛永不改變,耶和華是我的牧者(詩廿三1),主是好牧人(約十11),神牧養我們直到年老(賽四十11,四十六3-4,六十六11-12)。以賽亞書這三段經文,有兩個字經常出現:「懷」和「抱」。「直到你們年老,我仍這樣;直到你們髮白,我仍懷搋。我已造作,也必保抱;我必懷抱,也必拯救。」(賽四十六4)直到我們年老白髮,神仍懷抱我們,祂的愛沒有改變。

 耶和華是我們的牧者,究竟神如何牧養我們呢?神可藉著許多方式來牧養我們,其中最好的方式就是「懷抱」。剛出生的嬰兒需要抱在懷中,有些四歲小孩仍嚷著要摟抱,長大了就無人懷抱,但神說:「直到你們年老,我仍這樣;直到你們髮白,我仍懷搋。」我們蒙恩得救以後,神就一直保抱著我們,直到年老白髮的時候,仍舊懷抱我們。不單小孩子需要大人的懷抱,及至成年人、老年人也需要懷抱。懷抱代表愛和關懷,小孩子喜愛被大人抱在懷中,因為感受到愛、關懷及安全感。同樣,年長聖徒無論在任何環境、任何日子裡,都需要神的愛、關懷與安慰,甚至可以將這份愛送給家人、聖徒及有需要的人。

愛的擁抱

 西方人喜歡跟人擁抱,當大家離別時,會互相擁抱,甚至親吻。相比外國人,中國人較為含蓄,不容易直接表達感情,對擁抱覺得尷尬。其實一家人見面的時候,可以因歡喜相聚而擁抱在一起,又跳又笑,享受喜樂的時光;痛苦的時候,可以擁抱著一起哭,把心中痛苦、憂慮釋放出去。擁抱是愛的一種表示,不要將愛埋藏在心裡。

 去年是溫哥華教會的福音年,舉辦了多場佈道會。在最後一晚的聚會,來了經常出席福音聚會的華人老朋友,當中有一對年長夫婦,太太對信仰有渴慕,也參加教會聚會,但因聽福音多年的丈夫仍未信耶穌,所以她始終未能跨出第一步受浸歸主。當晚弟兄呼召人信主的時候,這位太太站起來決志接受主,同時她身旁的丈夫也願意站起來回應神的呼召。她兩位老朋友看見此情此景,喜極而泣,並且緊緊地將我擁抱,令我十分感動!這個擁抱,就是喜樂的表現。主有豐盛的生命來供應、牧養我們,當我們有需要的時候,祂會給我們安慰、保護、扶持及擁抱,並且要我們把這愛傳遞出去,將祂的生命供應給別人。

人的光景

 許多老年人很孤單、寂寞,子女長大了有自己的生活,家中只剩下兩老,需要別人的關懷和安慰。現今這個世代,不但老人感到孤單,寂寞的人也很多。這一代的人只顧拚命工作賺錢,認為可以令家人生活得更舒適,卻影響了家人的關係,因為人生有許多東西,並非用金錢可以買到的。今期福音專訊講述一位妻子只顧出外工作賺錢,忽略與丈夫、兒子的溝通和相處,導致家庭出現問題。有了錢,卻失去愛,直至她悔改信主,留港工作,雖然收入減少,卻恢復美滿的婚姻及家庭關係。

 有加拿大的報章報導,中國富二代的生活空虛、寂寞、無聊,大部分人的情感受傷。父母送子女到海外讀書,以為供給足夠的錢財,他們就會覺得滿足。報導指這些富二代物質非常豐富,每天過著飲飲食食的生活。有人遺失了價值五百五十美元的手錶,算不得甚麼,可以再買一隻,反正錢花不完。

 另有一則很特別的報道:一名約三十歲的男子,早年被送往海外讀書,他與家人的關係一直欠佳。朋友勸他跟父母修補關係,至少致電回家關心一下,於是他打電話給父親,說:「爸爸,我愛你!」父親感到愕然,回答說:「你飲醉酒了!」這個回應真是出人意料,證明這個家庭的父子關係惡劣。富二代可以買名車、享美食,對於愛情,他們是見一個、愛一個,但這不是真正的愛,只是逢場作戲而已。其實他們內心很空虛,生活很無聊,大多情感受傷。雖有用不盡的家財,卻無法代替真愛。人需要以愛維繫,填補內心的空虛。

傳播真愛

 在這個時代,我們要傳播主的愛。年長聖徒可用甚麼方式把愛傳給青年人?其實毋須講甚麼或送甚麼,一個簡單的握手,就能成為青年人的扶持,叫他們得著安慰。

 主耶穌為我們被釘在十字架上,約翰福音十三章1節記載主離世前,「…祂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證明主對我們的愛是不改變、不止息的。甚麼是「愛到底的愛」?就是「去到盡的愛」。正如「你愛永不變」的和歌:「或天旋或地轉,經滄海歷桑田,都不能叫我與你愛隔絕。」主永不離開我們,祂的愛永不改變。接著約翰記載耶穌為門徒洗腳,就是出於祂對門徒的愛。主用行動把愛表達出來,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當時猶太人在外行路時,都是穿著像涼鞋的鞋子,因此腳上沾滿了塵土,十分骯髒,可能發出臭味,主卻甘願為人洗腳。回想在五十年代,早期的香港教會曾實行為門徒洗腳。當時一位約七十歲的長老,恭敬且仔細地為年輕的我屈身洗腳,令我感動萬分,這是我一生難忘的事。這就是愛的實行,得著愛的人,人生就截然不同,不再孤獨,不再灰心。

 「愛」要先從自己的家開始,把家中的冷落、冷漠的氣氛改變過來。所謂「家和萬事興」,家庭和睦就能興旺。教會是神的家,弟兄姊妹見面時,不是說說笑笑、打個招呼而已,大家需要花時間彼此問候,建立關係。這不是一個道理,需要實際的行動。

主愛不變

 年長聖徒要知道主愛我們到底,當我們年老白髮的時候,祂還懷抱我們,祂的愛不放過我們,所以我們要接受主的愛,千萬不可拒絕。當艱難的環境臨到,子女不在身旁,又不想打擾弟兄姊妹,這時候可以向主傾訴自己的愁苦,向主要保抱,主必抱我們在懷中;傾訴過後,就把心中的痛苦宣洩出來。藉著讀經、禱告、唱詩等靈修生活,我們與主更親近。透過凡事學習向主傾訴,我們接受主的愛,也向家人表達愛,使家充滿愛,並且一直以語言和行動向弟兄姊妹表達真誠的關心,使教會興旺。

 詩歌「來讓我感恩」:「寒夜有暖風,輕撫我傷痛;危難絕處中,恩手抱擁;聖靈常與共,施恩惠無窮,翱翔萬里空,主恩吹送。」無論你身處任何環境,主會輕撫你、抱擁你,向你施恩惠。這首詩歌與以賽亞書的經文相互呼應,無論我們的年紀多大、頭髮多白、擔子多重,主都能把我們抱起來,背負我們的重擔。主愛我們,永不會改變,所以不要懼怕,求主叫我們在生活中經歷祂的恩典。

 聚會尾聲,大家拍手高唱「你愛永不變」的和歌,並且按著年齡組別站起來唱,喜樂滿溢。當七十五歲以上的聖徒站起來時,全場一起鼓掌!特會之後,聖徒們帶著喜樂的心,一同前往附近的酒樓用膳。大家井然有序地就座,彼此分享,述說主恩,顯出合一的見證、神家的溫暖,感謝讚美主!

 

Generic selecto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頁面
家訊
分區動態
主日報告
信息錄音
資源庫

更多...

Generic selecto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家訊
頁面
分區動態
主日報告
信息錄音
資源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