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2期家訊(2011年3月20日)

2011
三月

三月
20

 有史學家說:「十八世紀是人類史上最重要的世紀。」於教會歷史亦然。「主護城傳奇─欽岑多夫伯爵與十八世紀摩拉維亞復興史」(劉幸枝著)一書,記載神在十八世紀於德國興起了欽岑多夫(或譯:新辛鐸夫,Zinzendof,1700-1760)和摩拉維亞(或譯:摩爾維亞)弟兄會,書中題及當年摩拉維亞弟兄會的建立背景,初期受到假教師的衝擊,及後神讓教會史無前例地經歷百年不息的禱告復興,更藉著欽岑多夫展開一段歷久不衰的宣教浪潮。

 本書令我感受至深的是,欽岑多夫看見「教會的合一」,以及持定「基督與十架」。在十八世紀的歐洲,由於剛經歷過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被羅馬天主教封閉多年的聖經真理解開了,卻導致聖徒因重視個別的真理,而產生不同的宗派。在那個門派森嚴的年代,欽岑多夫看到神心目中的教會並不是分裂的,而是「一」的顯出。

合一的見證

 欽岑多夫在自己的領地裡,撥出部分土地來興建主護城,收容從各地而來的聖徒。他們各有不同的背景,所重視的真理亦不一致,但是欽岑多夫能夠接納各家不同的意見,主張「教會中的教會」—即不分教會宗派、小組團契形式的聚會。雖然欽岑多夫有權要求在其領土內的聖徒,必須依從他自己的主張,但他並沒有這樣做,乃是以禱告來到神面前,促使每一位不同背景的弟兄姊妹,一同回到神對教會原初的心意裡,結果帶來了大復興。

 欽岑多夫六歲的時候,已懂得親近神、享受神。他一生為教會許多內外事務奔波勞碌,但他與神之間的交通仍非常親密。他對於主耶穌的傷痕和所流的寶血特別有感覺,這亦帶給他在生命和服事上莫大的益處,例如他默想主在十架上的工作,學習主的榜樣,從而寬恕那些曾惡意中傷他的肢體,並與之繼續配搭服事。在那個充斥教條主義的年代,欽岑多夫仍然堅守「基督與十架」為信仰核心,活出美好的見證。

 閱畢全書,可以肯定欽岑多夫是一位神大用的僕人,但他並非一生都沒有犯錯。對於欽岑多夫晚年時的一些缺失,本書亦有題及,幸而他能及時悔改,免成大錯。雖然我們會有軟弱失敗,但感謝神,只要在神的手裡,就能為他所用。(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