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4期家訊(2022年4月)

2022
四月

四月
7

楊偉明弟兄夫婦(攝於劍橋康河邊)

移民潮下,陸續有弟兄姊妹移居海外。親友離去,我們當然不捨。不過,神的家並不局限在某建築物或地方。家訊設立新欄目「移民零距離」,訪問移民海外的弟兄姊妹,拉近不同地方聖徒的距離,也為正在準備移民的聖徒提供參考。

今次我們訪問了去年到英國作「新移民」的楊偉明弟兄。移民前後,弟兄面對許多抉擇和難關,在當中,他選擇停一停,等一等,不急於做決定,等候神的開路。

問:楊弟兄你好,請你介紹一下自己。
我在沙田區聚會了十多年,之後到將軍澳聚會。我們一家大小於去年六月底移民到英國劍橋。

離別前與沙田、粉嶺執事們家聚

問:請問你是怎樣尋求和預備移民?
其實幾年前,我看見大女兒在香港讀書的壓力,已萌生移民的念頭,並考慮到我們還有一對孖仔將會升讀小學,於是盼望移居到外國,讓小朋友避開在香港要面對的沉重學習壓力,享受較自由的學習環境。

我們大概用了一年半左右準備移民。我和太太禱告後有了移民的共識,起初我們打算申請到澳洲,因為太太是護士,技術移民的申請門檻較低。其次因為澳洲與香港時差較少,與香港的距離也較近。可是澳洲不容許我們同時帶我的媽媽和岳母到那邊,前後可能要花十年時間。為了不想留下兩位媽媽在香港,我們暫停了籌備,但其間一直和身邊的弟兄們求問神,雖然未有出路,但禱告中有平安。

其後我們發現兩位媽媽也有BNO,可以申請到英國,我們就向她們了解一下,她們對移民英國的想法。起初兩位媽媽都不想離開香港,我們也沒有強逼她們,先停一停,耐心禱告等候神的安排,後來有一天,媽媽們表示可以一同前往英國,神就這樣開了路。

香港機場離境(加太太的弟弟)

問:在移民的過程中有甚麼感恩的地方?
我們去年六月到英國,在適應上雖然有許多挑戰,同時有很多感恩的地方。第一,離開香港前我們能夠與許多弟兄姊妹相聚。第二,在英國有朋友幫助我們遙距找房子及租屋。第三,我們在出發前也安頓了子女在當地入學的安排。第四,英國於去年七月開始解封,鬆綁防疫禁令,過了他們疫情最艱難的時間,後來Omicron流行也對我們的生活影響不大。

問:你在工作和教會生活上的轉變大嗎?當中怎樣適應?
工作方面的轉變較大。我本來在香港從事銷售科學儀器,到了英國後,首半年我沒有工作,集中適應和安頓一家的新生活。後來我從事速遞,是個新的嘗試,跟過去在香港的工作完全不同。現在正跟以往在工作上認識的英國公司討論合作機會,或可以重投以前的行業。太太已找到醫護助理兼職工作,最近也應徵醫院手術室的消毒儀器工作。許多人移民後工作會有轉變,薪金也會有落差,須要調節心態。

教會生活方面,我經朋友介紹到劍橋宣道會聚會。近年因疫情緣故,網上聚會十分普遍,我在出發前已經參加當地教會的網上廣東話堂聚會,認識負責的聖徒。隨著越來越多香港人前往英國,這個新成立的廣東話堂人數已增至一百八十人。大家來自五湖四海不同的教會,要學習放下以往聚會的模式。感恩的是,作為「新移民」,大家有一種感覺是「不是要受人服事,乃是要去彼此服事」。神不單讓我們一同聽道、被牧養,更讓我們彼此服事,特別是住在附近的弟兄姊妹,都能互相幫助。劍宣開設廣東話堂後,吸引了一些已移居劍橋的「老香港人」來聽福音,也有「久不聚會」及未信的「新移民」慕道,為我們帶來傳福音的機會。我在教會中負責關顧工作,會探訪初到劍橋的香港人。

劍宣第一次實體聚會(戶外)

問:最後,如果有弟兄姊妹準備移民,你有甚麼提點和經驗分享?
1)最重要是找到合適的教會,把敬拜神放在首位,這也會幫助你認識當地的弟兄姊妹,融入當地生活,並得到支援。
2)如果不是移居去大城市,可以考慮在香港先考車牌,因為沒有車牌的話,在當地生活會非常不方便。
3)要有足夠的儲蓄應付一段時間的支出。如果是專業人士,可以先預備當地的專業執照。另外,大家也可以先在香港學習一些家居維修的技能。

預告:To be continued
「在英國最尷尬的一次?」「劍橋和香港最不同的地方?」「最不捨得香港的是甚麼?」我們將以
ZOOM影片播放更多楊弟兄在英國的點滴分享,記得留意教會的YouTube頻道!

*想閱讀更多移民多年和回流聖徒的分享,可重溫家訊874期「尋求他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