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郭永誠弟兄提早退休,此後不是百無聊賴過日子,而是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一直連於主,為主結果子。 永誠弟兄,信主前你是個怎樣的人?如何得救? 信主前我沉迷賭馬,亦不放過任何賺錢機會,包括炒股票及排隊買賣樓盤籌號。1985年底,在同事力邀下,我參加他們的「中環福音小組」,其後在尖沙嘴聚會所的週六福音聚會中公開決志。 原定在1986年一月四日週六晚受浸,但當天是賽馬日,我打算不受浸了。正在「搏殺」之際,忽然傳來姨丈中風消息,隨即與母親趕往醫院探望。現場一片愁雲慘霧,心中亮起一句說話:「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太十六26)我立時醒悟過來,回家取物品後趕往尖沙嘴聚會所。浸禮後即接獲姨丈死訊,我直接到姨母家,整晚被聖靈充滿,向同年紀的表兄傳福音,直到半夜。 受浸後一直有弟兄悉心關顧,每早晨相約在公園晨更,一起參加聚會,一同站起來唱詩讚美。我很快便融入教會生活,脱離賭癮(包括六合彩)及拜偶像的生活。 時光飛逝,轉眼受浸卅九年,回望盡是主恩。頭二十年,仍是工作、進修、求偶、結婚、事業等階段;其後十七年是退休的日子,多了點時間照顧母親及服事主,也能結一些果子。
你做甚麼工作?職場上有甚麼難忘經歷?為甚麼選擇提早退休? 我雖任職銀行,但工作性質全與物業有關,包括物業發展、租賃、管理等。較為難忘的經歷是:曾接管位於北角的一幢商廈,由於之前管理不善,內有十二戶集團式經營的一樓一鳳。首次法團會議,主席問我有何對策,我的回應是:「求耶穌給我智慧和保護,旣要除害,也能保命。」結果,只花一年多時間,所有色情場所盡都「和平」離場,商廈價值恢復,並獲北角警署表揚,榮耀歸神! 2008年,四十多歲的我辭職了,這「突然而來」的決定乃來自詩篇一篇3節:「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作的盡都順利。」職場打滾三十年,是時候轉到溪水旁過日子,靠主養活。 離職時剛好有地產經紀推售單位,遂把離職金全數投入,再把自住的單位出租,如此維持日後生活。
你曾向主許願,每年起碼帶領五人信主,請分享一些傳福音的經歷。 離職後,主不斷安排探訪的機會給我,傳福音結果子便成為我的使命,但我領受的度量僅限「溪水旁」,所以只求每年五個果子,於願足矣,不作強求。感謝主,除了疫情兩年未能達標外,主總為我開路、預備,收穫超過我所求所想。 果子多來自病中或臨終人士,其中一位剛從半昏迷狀態醒來,不理太太反對,清楚決志,當夜便離世,時間剛剛好,不遲又不早。另有一位退役英軍,曾惡言拒絕,竟在臨終前決志信主,最後一程如綿羊般聽話。 去年初,我因腳部受細菌感染入院,無意中認識一個「惡爺」病人──有四十多次案底,入獄最長九年,妻離子散。他在病房經常搗亂,人見人怕,但竟肯決志信主。我出院後兩次帶同聖徒探他,每次他都開聲禱告決志,年中便離世見主。 其中最大收穫莫過於家母信主,她一生拜偶像,因輩分高,在家屬中儼如「顧問」,一直堅持不信,多年禱告及傳講均未見效。2019年新春初一,她在病牀上竟柔軟下來,決志歸主,從此離棄偶像,並於2020年移居加拿大及受浸,自此未曾停止教會生活,直至今年二月廿六日安然見主,享年九十六歲。四天後在大風雪中有二百多位聖徒出席安息禮拜,隨後有四十多位在墓園送別家母,主禮牧師自稱首次體驗如此「壯觀」場面,榮耀歸與愛她的阿爸天父!
你擔任觀塘區執事多年,對事奉有甚麼體會? 我在分區擔任執事超過二十年,與肢體配搭,牧養照顧主的羣羊。多年來,秉承服事的原則是:像僕人時刻候命,按主人吩咐去做該做的,包括不起眼的事,例如接待、連絡、探訪、關顧、安慰、勸化、應變、解困等,亦有文字訊息的傳播。 職場的經驗、前輩的榜樣、聖經的教導、時間的許可,使我經常活躍於肢體交往的生活中,覆蓋層面包括中年及長者。
你是成長班服事,對於照顧主的小羊,有何心得? 在多項服事中,我以成長班為非易之事,一來受浸人數不多,二來受教人數不定,加上最大難度來自「講得明、聽得入、跟得貼、愛得真、人成長、零流失」。但挑戰也是機遇,正好訓練服事者的眼界、量度、忍耐和愛心;見到小羊的成長,總有一種「天來賞賜」的感覺吧! 服事動力來自主新鮮的愛,否則變成工作,便失去屬天味道及價值。所以,我常常提醒自己,主日聚會要碰見主,每日靈修要摸著主,讀經要調整自以為知道的心態,持續過肢體相交的生活,不以給我們的主作見證為恥。
你退休多年,對於準備退休的聖徒,有何建議? 退休初期,自由自在,輕鬆悠閒,不用外遊,也感寫意。過了大約兩個月的「蜜月期」,無論是否做好了例常的一切事情,心靈總覺空虛,需要「硬加」一些消費及非消費活動去填補。 我的退休經驗是:若沒有規劃或自訂時間表,靈修生活如讀經查經也不易維持。為免退休生活帶來「退後」及「退化」的後果,奉勸各位已退休或準備退休的聖徒,像我一樣需保持生活規律,除遷就教會活動外,每天、每週以至每月的時間表不容隨意改動。
回顧大半生,有何感言? 人生順利與否,不是我關心的重點,反而先苦後甜的經歷更顯寶貴,更能見證神的作為。 我的蒙恩心得是:生活連於主(溪水旁),凡事交託主(主來作),榮耀歸與主(結果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