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著教會對「職青」的年齡劃分,畢業後出來社會工作至卅五歲之間的弟兄姊妹屬於職青。在這大約十年的時間中,人生的變化很大,按現時社會的說法,這裡可能至少已經是兩代,甚至三代人,當然要看用甚麼標準去量度這個「代」字了。為了在有限篇幅中一探究竟,筆者將這篇「代代相識」鎖定在初在職的範圍,亦即在職五年內的這批「職場新鮮人」身上。 探訪福音機構
初在職到底面對甚麼環境?他們又有甚麼需要?可以怎樣為他們禱告呢?這些大家都關心的問題,可能要由過去數年香港的大環境說起。這一代的初職弟兄姊妹還在大專階段時,香港正值經歷浩大的社會運動,以及後來的新冠疫症大流行。這兩件事為他們帶來不少衝擊,前者牽涉到移民的抉擇,後者則是社交模式的轉變。 近年,他們看著許多前輩移民他鄉,不禁也在想:「我是不是也該為移民早作打算?」這個問題往往沒有答案,而是內心的悵惘。「我也知道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但我的親戚、朋友和同事都陸續離開了,這裡的人、事、物變得陌生,我對生活提不起勁。」並非每個初職聖徒都有這種惆悵的心情,但這確實是部分人內心的寫照。 另一面,他們正在尋找適合自己的社交模式。從前在大專聚會,每週五晚都有上百人的聚集,每個暑假都有一系列的追求,在大專院校中也有小組。可以說大專階段是非常多團體生活的,與同伴一起追求主,教會生活豐富。但兩年多的疫情,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遠了,其間的聚會變為網上,在外不能多人相聚吃飯,讓剛畢業的弟兄姊妹經歷了極大的社交落差。「離開大專後,孤獨感很大,以往聚會完大家都會一起吃飯,現在若不刻意相約,有時候聚會一完結就四散。」矛盾的是,當多人聚集時,大家的關係卻因兩年間的隔離而變得生疏,不容易暢所欲言。 除此以外,他們仍舊須要面對初在職青年的普遍問題,尤其是身分轉換:「憂慮多了很多,首先要做好工作,然後面對家庭的需要及責任,亦要處理好公司人際關係…而且這一切都沒有退路,只能向前走。」遇上後疫情時代的經濟衰退,無疑加重了這些弟兄姊妹心中的壓力。
我們花了相當大的篇幅探討弟兄姊妹正在面對的問題,看來是充滿了難處,無論是職場還是教會生活,都比五年前的環境差了很多。雖然這些問題確實存在,但同時也讓弟兄姊妹正視了自身的需要,在缺乏中更懂得分辨甚麼是最寶貴的。 「同伴在這幾年的重要性十分突出,大家比以前忙碌,少了很多相交機會,所以很珍惜每次的小組和相交的時間。」原來不少分區在疫情期間建立了職青小組,偶爾在弟兄姊妹家中聚集,互相分享、代禱,紓解內心鬱結。雖然失去了大規模的聚集,但在小組中卻經歷更深入的契交,彼此訴說著只有同齡人才明白的心情,並一起將問題帶到慈愛的天父面前。 街頭佈道 「這兩年在聚會中最感動的時刻,可能是今年職青特會的詩歌敬拜晚會,很久沒有和一班同齡的弟兄姊妹一起盡情唱詩,重燃起內心火熱的感覺。」詩歌很可能是這一代最共鳴的「屬靈語言」,這幾年的香港雖經歷了許多沉重打擊,卻因此產生了許多有質素的本地詩歌。也許是在艱難中引起的屬靈覺醒,這些詩歌正感動著年青人再次將自己獻給神,跟隨主的腳縱行。 教會去年開始成立的MiSpace青年福音事工,其實也是對準這個時代青年的需要。有別於以往的佈道會形式,MiSpace的方式是關係與福音同步進行。盼望弟兄姊妹將職青朋友帶來我們當中時,先透過各類有趣活動或課程讓他們融入弟兄姊妹的圈子,再慢慢以生命見證福音,讓人自行體會「道成肉身」的福音。這種模式也許不及一場佈道會來得有效率,卻是年青人比較容易接受和入門的,而且也讓許多職青聖徒能參與其中,實在是神給教會的恩典。 MiSpace活動
每時代的教會都面對著時代發出的挑戰,無疑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動盪的時代,但神的恩典夠用,祂仍會尋求器皿盛載祂的祝福,在人群中供應生命,解人乾渴。教會六月份開始一系列的職青屬靈追求─「門徒之旅」,請弟兄姊妹為此禱告,求主加上祝福,讓職青弟兄姊妹在裝備追求上也找到屬於他們的「語言」。 「…耶和華阿,求你在這些年間復興你的作為,在這些年間顯明出來;在發怒的時候以憐憫為念。」(哈三2) 探訪福音機構 |
代代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