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2期家訊(2024年8月)

職場萬花筒

從茶餐廳到護老院 護老護到基督前

忠泰惠儀分享神作老闆的生意經

2024
八月

八月
9

一位經營茶餐廳的弟兄為著生意轉型而禱告神,神把他帶到從未做過的護老院行業。本來這只是一盤生意,但二十年做下來,院舍內有了擘餅聚會、有了團契相交、有了ZOOM晨更、有了不定時的福音活動。原來,這盤生意的老闆是神,要賺的是讓一群以院舍為家的老友記,把握人生最後機會賺得基督。

大約二十年前,本來開茶餐廳的郭忠泰弟兄,眼見行內競爭越來越大,於是求問神有沒有其他生意可以做。弟兄坦言「當時沒有那麼屬靈說要幫助弟兄姊妹」,只是想求告神如何轉型。剛好有親戚介紹他轉做護老院,就這樣踏進了全新的行業。

郭忠泰弟兄、張惠儀姊妹一起走過事業的高山和低谷,學習順服神的帶領。

用神的愛去照顧長者

忠泰開第一間護老院時,只有52個位。初時不知道如何做,「就憑著主如何愛我們,我們就如何照顧長者。」每天同院友傾偈、用輪椅推他們去公園、帶他們去飲茶,有時還會親自陪診,漸漸和他們熟絡。街坊見到老闆陪院友去吃東西,會覺得稀奇,漸漸有了口碑,在區內有人知道這間護老院和其他院舍有點不同。

主為弟兄開路,一間接一間,至今共四間,宿位由雙位數,增至百多個,再到最新一間200個。每次新開一間院舍,忠泰都會先同弟兄們禱告、拆偶像、潔淨地方,讓所用的地方能見證主。這個禱告,神成就了。

幾年前,第三間院舍斜對面有一間酒樓結業,忠泰和太太張惠儀姊妹禱告,主若許可,那處地方夠大,可以騰空多些空間,讓老人家安享晚年。要投得這個2.6萬平方呎舖位,競爭很大,但主要給的,無難成的事。

護老院有寬敞的大廳,方便舉行各種活動。

寧大減宿位增加空間

不單投得舖位,所有籌備包括貸款、裝修、出牌進度,都比一般的快,順暢到行家都會問:「你們是否識人啊?」院舍是在新冠病毒肆虐期間裝修,很快就營業,很快有人入住,很快收支平衡,「一切都不是我們自己做到。」

忠泰和惠儀很深的感受到,這寬敞的地方是主給的,相信神要做更深的事。因此,在規劃時,政府批准300個宿位,從生意角度,可以用到盡,但他們決定只設200個宿位,以騰空更多活動空間,讓人覺得是一個舒服的小社區,而不是來「等日子」的。踏進院舍,就是一個可以容納百人的大廳,可以讓更多人參與聚會和活動。

人有願作的心,必蒙悅納。

去年3月教會開始有隔月的小組相交擘餅聚會,有弟兄向忠泰提出,護老院內有弟兄姊妹,也可以是其中一個家。忠泰聽了,滿心感謝主,這正正是他和惠儀當初所求的。於是,和教會同步,就有了隔月的院舍主日小組相交擘餅聚會。長執同工、忠泰和惠儀,早上先在所屬家小組擘餅,下午就到院舍和院友一同擘餅。

護老院在規劃時,把政府准許的300個宿位,大減至200個,挪出空間讓長者享受更多集體活動。

有擘餅有團契傳福音

另外,又有弟兄受聖靈感動,表示想每兩星期在院舍舉行一次團契。感謝神聽禱告,在2024年5月開始有院舍團契,藉著唱詩歌和一齊讀經文,大家彼此關顧代禱,並且有慕道者在團契中表示相信接受主,榮耀歸神!

目前擘餅和團契的聚會,每次各約有16至18人,院內的弟兄姊妹知道可以擘餅和團契,都很期待並且喜樂滿足。忠泰說:「神的鋪排,回頭看,好奇妙,一步一步準備,慢慢就成就了。」這包括惠儀原本在非政府組織工作,正好為她多學習照顧、服務長者作裝備,兩年前她見弟兄太勞累,就辭工回到護老院,協助弟兄。

惠儀說:「神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在我們還未想到時,神已經開路,很感動!」

除了定時的擘餅和團契,也有不同義工或宗教團體不定時到院舍的關懷和探訪活動,甚至香港教會的少年人也到訪過,學習如何和長者相處。

今年母親節,有基督徒團體到院舍探訪,唱到一些頌親恩的歌曲時,看見有院友聽到「眼濕濕」。接著,基督徒分享到人世間不單有父母愛、兄弟朋友之間的愛,還有神的愛,然後一起唱《神大愛》。那位院友一邊唱一邊就哭出來了。

義工團隊之後派送福音單張,惠儀說那天約有20位長者舉手拿了單張,從未見過反應這麼踴躍。其中包括一位平日婉拒參加集體活動的院友,最近家人離世,那天他自己坐輪椅出來大廳,在外圍靜靜地聽,最後也舉手要單張。義工和他以及剛才聽歌時流淚的院友禱告,帶他們決志相信耶穌接受救恩。當日的配搭們都俯伏敬拜主,同心祈禱,榮耀歸神!

院舍隔月舉行主日小組相交擘餅聚會

陪伴走人生最後一程

除了傳福音,忠泰和惠儀也經歷了和院內弟兄姊妹同行的恩典。一位老姊妹突然發現患上末期癌症,健康和經濟雙重壓力霎時臨到,深感彷徨。姊妹之後安排入住院舍,免卻缺乏適當照顧的憂慮;院舍協助姊妹申請可用的政府資源,減輕經濟擔子。老姊妹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原本很害怕,但在院舍她得著安慰、得享平安。到了後期,漸漸吃不下東西,弟兄姊妹一起和她祈禱,叫她能慢慢吞嚥,叫她不怕死亡。

忠泰和惠儀感謝神給他們機會在職場中事奉祂,一切作在主面前。在院舍,沒有慕道班、沒有成長班,更沒有課本,但有的是日積月累的起居飲食最貼身照顧,隨時面對面打招呼、閒聊、問候、關心,把基督帶到社區,把神的愛以最實際的形式帶到信或未信的人的生活中,看得見、聽得到、摸得著、感受到。神真在這裡。

每兩星期在院舍舉行一次團契

事業有高低 或給或收都在神

郭忠泰弟兄有一位愛主的媽媽,郭媽媽堅持兒子要信主,不辭勞苦的一人帶著四個孩子,從小就去聚會。在一個多小時的訪問中,在教會成長的忠泰多次提到:主要給,就會給;主要收,就會收,學習順服。這是弟兄在事業路上一路走來的經歷。

他的茶餐廳事業由成功,到失敗,再到東山再起;之後轉型護老院,由一間做到四間,私人安老、政府甲一級買位、政府院舍券院舍等等各種形式都有。在這起起落落過程中,有未信的朋友形容「衰到貼地」、「鹹魚翻生」,但對忠泰和惠儀來說,成或敗都是讓他們認清神才是老闆,「我們只是僕人。」對於目前擁有不同形式的護老院,他們認為這是主讓他們有更多途徑幫助有不同需要的人,為他們安排最適切的院舍和照顧。

忠泰說,做護老院這行見盡很多生老病死,不是人能解釋和預計,他們學習「在能夠有的時間內盡力去做」。至於未來,惠儀說他們想在院舍內做福音工作,現在只是零星地在做,他們卻希望做得更具體。不過,姊妹也坦言院舍事務很繁忙,難以顧及恆常牧養工作。所以,他們正在尋求「下一步還可以怎麼做,讓更多人認識主呢?」願神成全弟兄姊妹的心願,讓護老院不單是老友記肉身安然居住的地方,更成為叫他們心歡喜、靈快樂的神的家。

忠泰和惠儀的全家福。前排是郭媽媽、左一是女兒、右一和右二是兒子和兒媳。

彩虹傳心傳意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