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八年一月,葵涌聚會所四歲生日,在十二區中是第二年輕的。這不單指開展年日短,就連弟兄姊妹平均年齡也較輕,單是去年就添了四、五名嬰兒,充滿動力和活力。
聚會所位於葵星中心,主日上午十時許走進這個商場,聚會所那份活力和動力格外明顯。這時商場內多數店舖都未開門,顯得冷清,只要你循那最光亮、最熱鬧的角落走去,必然找到我們的聚會所。 四年的成長 時光倒流四年前,主要來自荃灣區的大約150多位弟兄姊妹,蒙主呼召來到葵涌區開展,如今主日擘餅聚會超過200人,四年齊魂努力結出許多福音果子。 童心飯堂–童心生日會 開展初期最困難是多數弟兄姊妹不住在本區,人際網絡薄弱,於是搞了幾次大型活動,如嘉年華、攤位遊戲,之後如暑期興趣班、功課輔導班、甜品班、探訪老人院等,都是我們接觸社區的方法。 當人有願作的心,神就開路。一個基督教社福機構在葵涌區尋找教會團體,合作營運社區飯堂,他們向有需要的街坊提供廉價膳食,我們借出場地,藉此機會接觸街坊,領人歸主。這個「童心飯堂」至今已運作兩年,成了把區內居民帶來教會的途徑之一。 同心同行 一路走來,甚麼最感恩?在沒有「夾口供」之下,不同崗位、不同年紀的聖徒都有一致的答案:同心。各人用字不一:同心、同行、好聚、Connect(連結)、Bonding(聯繫),但無非都是指全區的同心合意。 同心,反映在服事的參與上。葵涌區全職服事者雖然只有「1.5位」,但大多數聖徒都願意一同服事,粗略估計,全區七成人都有服事崗位,例如童心飯堂就約有20位聖徒輪流當值做義工。同心,也反映在較少人遲到上,大家在擘餅聚會前至少十分鐘到場,一同先為聚會禱告。 同行,是新區新人,一同依靠神、一同向主求,同行感很強。大家都幼嫩,都不介意不懂,藉著不同活動,如主日下午學唱詩歌、參加看望訓練等等,一同學習、一同推動、一同前行。 好聚、Connect、Bonding,是指凝聚力,有弟兄以「一呼百應」來形容這股力量。主日多達七八成弟兄姊妹留下來參加愛筵,是很具體的例子,平日活動也是如此。另外,全區有一個WhatsApp大群組包括所有已受浸聖徒,發放信息很有效率,弟兄姊妹相交維繫得很好。曾有新朋友來到這裡,馬上感受到這份緊密關係,很是感動,就願意留下來聚會。 欠缺服事人手 在感恩的同時,葵涌區亦有缺欠和挑戰,需要全教會代禱扶持。其中最需要的是,求主呼召人起來全職事奉(現今三位作執事的弟兄都是帶職的),也迫切需要興起在話語上服事的人,以餵養群羊。 此外,葵涌區有數十位青年人和青壯父母,經歷著職場衝擊和家庭重擔的磨練,需要同行者的扶持激勵。至於中壯年,新得救的不少,服事上需要漸漸被成全起來。實在各方都有需要,長執們在安排服事時常感捉襟見肘,也為此常常向主呼求。 四歲的葵涌區未來還有漫長的路、更多挑戰,有點像由港鐵站到聚會所,要走一段十幾廿分鐘的路,還得上落天橋、爬斜坡,但用一位學青弟兄的話說,正正因為這段長路,很多弟兄姊妹會結伴一同走,反而額外多了相交的機會。同心、同行,對葵涌區來說,不單是靈裡的,也落在實際裡。 沒有deadair的讚美 第一次參加葵涌區擘餅聚會,最深刻印象是弟兄姊妹的讚美浪接浪,絕無冷場,叫人覺得要開聲插進去都不容易,且聽得出部分來自初信聖徒。初信者踴躍讚美,實在美好!執事弟兄後來告知,其實有時讚美亦有「deadair(冷場)」,需要鼓勵,而大家願意投入讚美是反映聖徒的向心,自覺不是「outsider(局外人)」,不是只來「旁聽」。 只此一區 1.唯一坐落在商場地舖的聚會所。因位置自成一角,連走廊也成為聚會簽到和聖徒駐足問安相交的好地方。 2.唯一有地牢的聚會所。葵涌區只有一堂擘餅信息聚會,但為了主日有服事的聖徒,另設專讓服事們參加的早堂,地點就在地牢其中一間房間內,約有30多人出席。 3.設有手語區。全教會的失聰弟兄姊妹集中在葵涌區聚會(極少數還留在尖沙嘴),約有2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