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期家訊(1990年9月30日)

1990
九月

九月
30

從使徒約翰所領受至聖、屬天的啟示:永生神的兒子──基督,與異象中的燈台──教會,看約翰福音總結中作牧人、作朋友的終結呼召,以達到非拉鐵非的相愛並帶出聖徒間敞開的門,使微弱如麻雀、如燕子者能在聖所中尋覓得護庇安歇的家園。


約翰超越的異象

聖經中不僅保羅深曉神永恆的旨意,約翰也是個非常認識基督和教會的人。

約翰先在該撒利亞腓立比境內,聽到主對彼得提起基督和教會(太十六章),以後在遙遠的拔摩海島,也看見金燈台的異象。

約翰寫福音書,用二十章來啟示基督的身位和工作,叫人「信祂,因祂的名得生命」(約二十30)。之後他還要加上一章,就是廿一章。

在這一本高超、奧妙的書裡,前二十章已把基督的啟示寫得淋漓盡致,在這空前的啟示之後,還有甚麼可以再加添的呢?


啟示加上啟示

答案就是「教會」。

約廿一章一至六節說到主復活之後,彼得仍要重操故業,整夜勞碌打魚,可惜一夜都無所得。主便來指示他,使他大有收穫,得了一百五十三條魚。

然後主問彼得愛祂是否比這些更深,並囑咐彼得餧養祂的羊。


默默耕耘作牧人

打了一大網魚,對漁夫來說最興奮不過,但主問漁夫彼得,是否愛神過於「這些」又興奮、又轟烈的感覺?

漁夫一網千斤固然熱鬧,但作特羊人卻是默默耕耘,然而這正是教會最需要的服事。

一次過得了一百五十三條,把數字報告一下是最簡單不過的事,漁夫只會留意得了多少;但牧人的心卻是看失了多少──一百隻羊,失去一隻,牧人也嫌丟得太多了。

有人說約翰是在拔摩海島放逐回來後,才寫約翰福音。

無論如何,約翰或在該撒利亞腓立比境內聽到基督和教會的啟示,或在拔摩海島看見了七個金燈台,他總是受基督和教會的異象所指引。

當他來到約翰福音書的總結,就給人看見教會中是何等需要牧人,需要餧養。不但小羊待餧養,老羊也待牧養。

我們需要一顆牧人的心。


非拉鐵非──彼此作朋友

作牧人就要作人的朋友,教會中人人都需要朋友。非拉鐵非教會不是Agapao-adelphos,而是Philadepheia,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神聖」,而是滿了友愛的氣氛。

這並非社交,卻像主來世界:非君臨天下,乃是作人的好朋友。

夜間叩門,給你開門的,就是真正的朋友(路十一章)。

非拉鐵非教會有一個敞開的門。在任何弟兄姊妹中間,彼此若能有敞開的門,就是好朋友,教會就能有敞開的門。

如此,麻雀找著房屋,燕子找著菢雛之窩,這是得勝的光景,這是我們對教會應有的異象。

這是主的恢復。

 

Generic selecto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頁面
家訊
分區動態
主日報告
信息錄音
資源庫

更多...

Generic selecto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家訊
頁面
分區動態
主日報告
信息錄音
資源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