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4期家訊(2024年10月)

2024
十月

十月
24

2024年中秋旅行

2006年職青重聚旅行

兩幅團體照,同一個地方鴨洲拍攝,有感。

第一幅照片,攝於九月中秋節假期,我參加了一行三十多人的吉澳鴨洲暢遊,由一位執事弟兄發起,邀請了說普通話的新來港弟兄姊妹。他們有來港升學的,也有來港工作的,與家人同來。社會上他們自稱或被稱為「港漂」,當中有第一次認識的,有來港不到一年的,但彼此樂於溝通,融洽交談,甚至訴說心底話。可能大家尚在適應新生活,當然未以香港為家,但我感到大家的關係,有點像家人一樣,我想這就是神家的特點。

另一幅照片,是十八年前大專畢業了一兩年的職青重聚旅行,也是三十多人。那時,他們離開大專聚會,「漂」到職場,「漂」到各分區不同的小組。從簡單的大專生活進到複雜的職場,可能感到有幾年「職漂」的適應期,所以重聚打氣,彼此支持鼓勵。

想到近幾年移居海外的英漂、美漂…也可能處於適應期,需接納支援鼓勵。

宏觀而言,所有信徒都是漂流在這世上數十年,我們的家在天上,那裡是我們永存的基業,正如彼得說:「親愛的弟兄阿,你們是客旅,是寄居的…」(彼前二11)

盼望我們「寄居」地上的弟兄,在我們「漂」到的地方,彼此敞開心懷,互相接納幫助,讓各人在適應新生活時,體會以神為家,以神的家為家,能以安家。

我又想起主僕杜煥章弟兄,他於1975年來港服事,其間承擔長老職任十六年,1998年八十高齡離任回美。離港前一次事奉聚會中,杜弟兄分享一生路程:中日戰爭時隨軍走遍全國,抗戰勝利了,到處滿目瘡痍,卅二歲的他內心卻一片空洞,就在那年認識救主,投身教會。1950年遷居台灣,全職事奉,在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及美國多地服事,最後十六年在香港配搭。他說雖然教會情況有高有低,有興旺也有衰弱,叫人喜樂也可使人擔憂,但為著他經過的年日,他用一句話總結:「教會一直是我安身立命之所,為教會花費,太值得太榮耀了!」

無論「漂」到何處,讓我們以神為家,以神家為家,我們必能安家,教會是你我安身立命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