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期家訊(1991年1月13日)

1991
一月

一月
13

本篇信息取材自九零年十二月全教會福音成全特會。

讀經:可五1-20;林前二4-5;提前一13-17;林前十五1-4;啟二5;路七47;羅一1-4
詩歌:409,251首


親愛主!寶貝主!

傳褔音的動力──愛主。

你覺得主可愛,別人才會覺得主可愛。我們遇見主,就愛祂,寶貴祂,不辭勞苦去告訴別人。

主有大能,為何偏要經過我們來傳呢?因為要我們愛祂,去報愛的新聞。

人看見我們滿了愛,滿了喜樂,這才是榮耀的褔音。所以不是別人作,我們也去作;別人傳,我也一窩蜂的去傳。我們不是雇工,雇工只求回報,不會持久。凡被主愛摸著的人,也不用催促,必開口傳揚。


都告訴他們──主是怎樣憐憫你

主渡海救了被群鬼附身,住在墳塋裡的格拉森人。那人「懇求和耶穌同在。耶穌不許,卻對他說,你回家去,到你的親屬那裡,將主為你所作的,是何等大的事,是怎樣憐憫你,都告訴他們。那人就走了,在低加波利,傳揚耶穌為他作了何等大的事,眾人就都希奇。」(可五18下-20)

可見傳福音不是工作,而是述說神在人身上的大能力,大憐憫。這是愛的見證,愛的俘虜。

我們信主初時,深感主極愛我們,但得救數年後,雖然認同耶穌愛我,不過在感覺上漸漸不再如昔日的火熱新鮮。有時連「求主愛充滿我」這樣的禱告,都成了知識道理,無法有昔日的強烈感受。


今不如昔?

使徒保羅為何能一生一世被耶穌的愛澆灌呢?若人人都像他那樣,早就有萬人得救了。但曾幾何時,我們都會恨惡自己,為何不常有這愛的感覺呢?

保羅到了晚年,寫出提前一13至17節時,他仍然述說自己一生的經歷。晚年的他雖多經憂患,卻滿有啟示,寫出加、弗、腓、西這樣頂尖的啟示異象,建立了許多處教會了,在使徒中極有名望,但他提到自己的得救,仍是非常的新鮮。

他從沒有忘記主如何救他,憐憫他,感覺仍是那麼柔軟,滿了感激,滿覺不堪不配,像個初信者告訴別人,他從前是褻瀆神的,逼迫人的,侮慢人的…


我還蒙了憐憫

他回憶這些事,重新見證當年的蒙恩。已是數十年前的事了!晚年的他,並沒有因為被神大用,就忘記從前的身分。他見證「然而我還蒙了憐憫,是因耶穌基督要在我這罪魁身上,顯明祂一切的忍耐。」

他沒有因為是使徒了,便忘記往事。每提起福音,他仍有深刻的感受,自覺是罪魁蒙了救贖的恩典,在提前一章中更是一而再提到自己蒙了憐憫。不是客套,不是謙虛,這是他真實的感覺。

每一次他重溫這經歷,內裡便柔軟、感激,被愛所充滿:「哦,祂是愛我,為我捨己,祂在我身上的忍耐,是何等的忍耐。」


難得的恩情

信主日久的人,可能有個危機:慢慢不覺得得救是大恩典,好像理所當然──因信就稱義,被聖靈重生…只落在知識的層面,失去被愛、蒙憐憫的感受。

你有沒有想過,作為中國人,你能生存在這個世代多有福氣!

主耶穌降生已將近二千年,褔音傳到中國,不過是一個多世紀。千多年來,億萬人生了死了,若你生於古時,你就沒有永生了。

說算生在二十世紀初,因為福音仍未廣傳,即使在香港,只有二十多萬基督徒,仍有五百多萬人未得救,若主快來,還有多少時候呢?時間短促,機會微少,我們在這一代竟能得救!豈不要說,主,你是何等愛我!


感激的情懷

今天在地球上有幾十億人,其中有上十億的異教徒,多少人一生下來,到老到死不能聽見福音。是否我們好呢?不,是主的愛。

我們甚少有保羅的特殊經驗,沒有逼迫過教會,沒有主在大光中顯現,但也不能說沒有那份感激蒙憐憫的情懷,沒有那份特殊的愛。其實主救我們每一個都是很特別的(弗一8),我們得來不易!

要回想阿!常常回想這大憐憫,你會有負擔,對周圍的人有感覺。

保羅說,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提前一15上),保羅不僅是對福音朋友說的,更是對自己說的,也是對我們已信主的人說的。


常站住領受者的地位

常常站在從主領受負擔、領受託付的地位,對福音的感覺就會歷久常新。

這領受也包含啟示、看見。在你平凡的一生中,有一天遇上不平凡的耶穌──神的兒子,這是不得了的發現,這新發現就是領受。

哦,有一個人,是神的兒子!讓我們一生述說這發現和領受。

這不是知識,而是發現、看見,是扣留不住的,我要告訴還未領受的人,還未發現的人。

另一方面,林前十五章說:「弟兄們,我如今把先前所傳給你們的福音,告訴你們知道,這福音你們也領受了,又靠著站立得住…我當日所領受,又傳給你們的…」(1、3節上)保羅一再強調「領受」。

甚麼是領受呢?要常常牢記,一切我們所有,無非是接受,無非是憐憫,這是我們永遠的地位,一個領受者的地位。


我主!

羅馬書一章三節說:論到祂兒子我主耶穌基督。這個「我主」就說明領受。

何等主觀,我主耶穌基督,是我的,我的經歷,我的罪得救,我從祂得憐憫,得盼望。

弟兄姊妹阿,為甚麼傳福音之前要禱告呢?

禱告頭一個功效,就是重溫遇見主時的領受。如此十字架的大愛就重新感動你,你禱告完了,出去傳揚,你就能對別人說,這位主是「我主耶穌基督」,你就不是傳字句、傳知識,只告訴人死而復活的歷史,更是述說自己蒙憐憫的故事,滿了感覺,滿了能力,滿了信心,滿了感染力,滿了福音的靈,顯明靈和能力。


一直領受,到老到死

保羅說我當日所領受,又傳給你們的,第一,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他不是說,為你們的罪,乃是為我們的罪。

可見祂一直保持領受的狀態,難怪他到老到死,福音的火熱仍舊燃燒發旺!

甚麼時候福音在你身上失去能力呢?乃是當你不再感覺是個領受的人,倒像是個給出去,是一個「有」的人。彷佛不再是領受的。


領受的人──謙卑、敬畏

領受的人謙卑、倒空,常感到無有,福音的感染力正在此,因為福音正是我們領受的結果。

主對以弗所教會說:「…你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所以應當回想你是從那裡墜落的,並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啟二4-5)

甚麼是人起初的愛心呢?就是人剛得救時的愛心,人白白領受了大恩大愛,發出的回應。

如何能恢復這起初的愛呢?要回想,常常保持領受的狀態,常常感恩。


要回想:所蒙的恩典與憐憫

以弗所教會曾有最高的啟示和異象(弗-9至14,二19至22,三1至11),但主警告她要回想從那裡墜落,不要因為啟示高大就忘了神「豐富的憐憫,因祂愛我們的大愛…」(二4)「…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踢的…」(二8)曾經「活在世上沒有指望,沒有神…」(二12)前半生「…心地昏昧,與神所賜的生命隔絕了…」(四18)

常常回想到這些事,我們就只能俯伏,對主的愛又再焚燒,起初的愛心就持久不休,使我們心被恩感,站穩領受的地位。

以弗所教會燈台的見證,不僅在啟示,更在這愛,這領受而來的恩典,使我們歡樂地報主愛的新聞。

 

Generic selecto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頁面
家訊
分區動態
主日報告
信息錄音
資源庫

更多...

Generic selecto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家訊
頁面
分區動態
主日報告
信息錄音
資源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