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有和弟兄姊妹見面?」「你有用過Zoom(視像通話程式)和其他姊妹相聚嗎?」突如其來的新型肺炎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改變我們的教會生活。正當全城竭力防範疫症,主光照末世的教會,教導我們在這時代裡牧養。
我們雖然不屬世,但仍活在地上,長老們顧及弟兄姊妹的安全,於是教會歷史性由二月九日以直播方式舉行網上主日聚會。正如瑪拉基書一章所表達的,聚會不重在恪守外邊的儀式,而是重在我們的心靈,是否真正敬拜神。 網上直播不用點名,聖徒會否因此而不「出席」聚會呢?感謝主,主日聚會直播第一次約有三千人「出席」,人數與以往相若,也有過往不出席聚會的聖徒觀看直播。教會在週四晚吹起先知的號角,藉瑪拉基書在末世發聲,第一次講座有超過二千次觀看人次,反映人在非常時期更渴慕神的話語。但願我們不要貪新鮮,而是藉是次機會好好反省我們的信仰和教會生活。 主日聚會直播後,教會鼓勵弟兄姊妹在電話相約禱告。其中將軍澳區安排弟兄姊妹分組禱告,均有百多人參與。以往聚會結束時的禱告很容易視為「例行公事」,現在大家卻更深入地分享和迫切禱告,很多組別傾談和禱告超過十五分鐘,有的更長達四十五分鐘。同樣,週二晚禱告聚會的參加人數比以往更多,超過七百人,增幅約有四成。在非常時期,教會更須要禱告。 2月9日主日聚會直播前禱告
除主日聚會外,少年、大專和集合職青聚會皆改為網上直播進行。當中少年和青年聚會已開設了Instagram帳戶作牧養(少年帳號:connect youtth;青年帳號:youthcah_cah)。 少年聚會網上直播現時約有一百二十位少年人收看,內容包括詩歌和信息,完結後鼓勵大家有禱告。服事們嘗試增加互動,在直播時致電其他服事,加入遊戲元素,務求與少年人打成一片。感謝主,在非常時期使用新方式尋找迷羊。有少年人過去只顧打機而不上課和聚會,現在竟觀看聚會直播。除聚會直播,不少服事還主動藉Zoom和少年人一起禱告。 2月15日少年聚會直播
大專聚會和大專成全訓練的網上直播,分別約有八十人及七十人出席,服事嘗試增加直播的互動,也為聖徒安排了不同的獎勵計劃,如讀經、閱讀屬靈書和背經等等,超過五十位大專聖徒參加。大專聖徒也彼此主動聯絡,以視像形式晨更、查經、小組等等。有聖徒蒙主提醒要好好管理作息,也有聖徒蒙主提醒在家中要好好閱讀屬靈書。
此外,兒童服事打電話給父母,與家長開設WhatsApp群組、成長班服事錄製信息給學員、讀經班服事發放讀經問題和解釋、家小組以Zoom形式進行⋯或許有人會想:「我不是以上的服事,我所屬的專項現在不用服事了,又不用聚會⋯」主在這非常時間教導我們:教會不局限在建築物、相交不局限在聚會、服事不局限在專項。 其實,你可以做更多。 當眾人紛紛搶購口罩等物資自保時,基督徒有否囤積,只顧自己的事呢?保羅教導哥林多教會捐助時說:「⋯就是要你們的富餘,現在可以補他們的不足,使他們的富餘,將來也可以補你們的不足,這就均平了。」(林後八14)雅各書教導我們要「⋯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雅一27)感謝主,各區都有不少弟兄姊妹關心弱勢、年長的聖徒,主動問他們夠不夠口罩和洗手液。曾有聖徒得知有長者要早上三點排隊買口罩,便主動分享口罩給該長者。 一月初,香港大學醫學院香港精神狀況研究指出,全港精神困擾者比例增至22%,超過五分之一。一月後,疫情叫香港疲弱的經濟雪上加霜,人物質和心靈的需要迫在眉睫。教會(即是我們)不但須要傳揚福音,叫人得著真正的盼望,也要繼續關心和幫助有需要的聖徒和親友,與弟兄姊妹,與香港人同行。 |
使徒行傳八章中,昔日門徒建立耶路撒冷教會時,大受逼迫,門徒便往各地傳揚福音,反而開展了神的國。筆者從事金融科技的工作,負責推動公司的「數碼化轉型」,此時看見教會同樣開始「數碼化轉型」—長老們搖身一變化身為KOL(網絡術語,即意見領袖)、更多的Instagram帖文牧養青少年,甚至有長者問我如何使用Zoom聚會⋯神的道路總比我們高,當我們在末世、在苦難裡自怨自艾時,會否看見主在此要光照我們,讓我們反思:甚麼是聚會、牧養和服事? |
禱告和回應:
|
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