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有疫症,人生也會遇上瘟疫。家訊訪問了兩個家庭,看看他們在遇上這類不尋常的境遇時,是如何靠著主去應對,神又怎樣藉環境更新了家人之間的關係。
從小就跟媽媽去教會的嘉芙蓮姊妹,意外地發現大腿有骨癌;重病驟臨,那不是一個人的事,更是全家人的爭戰。嘉芙蓮、她的丈夫和媽媽接受家訊採訪,相同信仰、不同角色、齊心抗病,娓娓道來神在這個家的奇異恩典。
嘉芙蓮:等待檢查報告以確認到底癌細胞是初期還是已經擴散的那四天,第一晚睡不著,思前想後,若已擴散怎麼辦呢?我不太擔心自己,覺得現在就見主也不錯,但擔心媽媽,所以就坦誠地同弟兄交代後事,主要是要他好好照顧媽媽。 嘉芙蓮丈夫:外父前年意外離世,我們搬去和外母同住,這一年才剛恢復安穩生活,但人正說平安穩妥時,災禍就忽然臨到(帖前五3)。我是有點愕然,也不敢說一無掛慮,但卻不至於很纏累我。 嘉芙蓮媽媽:想都未想過女兒會患癌,那一刻心裡好沉重。我同神說:「神啊!求你保守她,盼望癌症是早期的。」若說沒憂慮是假的,確有很大憂慮,憑眼見而憂慮是很正常的;丈夫走了不到兩年,囡囡又發生這種事,但我沒有問過為甚麼是我的女兒,因為我相信神總有祂的意思。
嘉芙蓮:神的話很快就臨到:「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耶廿九11)「我的恩典夠你用的。」(林後十二9)我信得過神的手,恩典足夠我經過癌症,無論時日長短,不再憂慮,坦然交給主,平安又回來了。 嘉芙蓮丈夫:這麼多年來有一個學習,如果事情是出於神,必然有三方面條件:神的話、聖靈的感覺、環境的印證。 嘉芙蓮媽媽:我一生經歷很多,婚姻都是靠著神走過來的,這個家若無神早就沒有了。生命是神所賜,不要用我們的思維去想神的作為。現在是最好的結果,但若真的已經擴散,就靠主去接受;要信得過神,交在祂手裡,是最好的。
嘉芙蓮:切骨瘤手術後,兩星期不能洗澡,媽媽幫我抹身。初時覺得很尷尬,但之後又覺得很甜蜜,雖然沒有直接講出來,但心裡很多謝媽媽。這段時間天天在家,和媽媽朝夕相對,傾偈時間多了,和媽媽的關係甚至比未嫁時更親密。 嘉芙蓮丈夫:作為病人或病者家人,對於是否坦言自己的感受,有不同的考慮,但其實都是想照顧對方的感受,不想對方有壓力。 嘉芙蓮媽媽:好珍惜這段和女兒相處的時間,有機會為她抹身、照顧她,是恩典;幫她抹身也沒有多少次,她稍為好一些就不需要我啦(笑)。這一年多以來雖然和女兒女婿同住,但她早出晩歸,關係不是很親密;現在可以整天對著她,很感恩神給我這段日子,親情是錢買不來的。 ❤️提提你 : 病人和病者家人,即使是信主的,當面對自己或家人患病,都會有憂慮和擔心,都會有負面情緒,這都是正常的。我們不要抑壓情緒,而是學習去面對,將我們的感受告訴主,求主幫助我們、賜恩典和力量給我們去面對困難。
新冠肺炎打亂了所有人的步伐,疫情爆發初期,防疫物資、民生必需品缺乏,屬天的國民也要撲口罩,也要買米、買廁紙,一家人如何面對這種貼身又貼地的情境? 陳弟兄和太太及兩個分別唸中一和小五的孩子,二月時家中的廁紙量一度「告急」,眼見由七、八卷,跌到五卷、四卷。爸爸和媽媽開始時就對孩子說,要省著點用,也藉機教導他們,資源不是無限的,且不能全指望爸媽,自己也要節儉。 姊妹為著廁紙的事向神禱告,但因為不想孩子有壓力,所以只是私下禱告。姊妹說,通常遇有甚麼事,「我會自己先去擋了,先去承受。」除非那些困難是臨到孩子身上,例如生病或考試測驗,孩子有第一身感受的,她就會和孩子一起祈禱。 相對於姊妹的擔憂,弟兄就較平靜,叮囑太太放心:「口罩不會沒有的,廁紙也不會沒有的。」姊妹說:「弟兄未必用很多神的話或在信仰上來支持我,但他叫我淡定一些,就令我能安靜下來,回頭投向神、去想神的話,不會失去方向和忘記神的帶領。」 疫情下,也造就了家庭祭壇重新建立。孩子停課初期,還未有網上學習和功課,弟兄為兒子準備工作紙,孩子不喜歡就鬧情緒。姊妹建議恢復家庭祭壇,讓神的話來改變大人和小孩,於是一家四口每天睡前一起讀靈修刊物。之後,環境改變─學校安排網上作業,孩子跟著學校指引去做,也適應了爸爸的安排,再沒怨言。 ❤️提提你 : 小孩子不用上學,每天被困在家中,會鬧情緒是可理解的。作家長的,可盡量陪伴他們,幫助他們適應。家長也要明白,小孩的玩耍就如成人的工作,所以在這非常時期,除了為他們安排學習知識,也可以和他們一起玩遊戲,其實在遊戲的過程中也可以有各方面的學習。 |
家庭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