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現今的少年人(小六至中六)大多屬於大眾媒體所謂的「Z世代」(指1997至2012年間出生的一代)。逛逛書店、在網上略作搜尋,你會發現諸如「讀懂Z世代」、「Z世代解析大全」等類的標題、書籍不勝枚舉。世界對Z世代的好奇其實不難理解,他們是史無前例、以「數碼原住民」身分來到世界的一代,目前被貼上的標籤有「善用新科技」、「依賴社交媒體」、「嚮往平等關係」等等。 那麼,這些特質也適用於教會的少年人嗎?以下,筆者歸納了一些與Z世代少年人親密同行的服事們的觀察與分享─讓我們嘗試更進一步,認識教會中的弟妹,並他們生命的需要。
無線網絡在2004年已普及全球,首部iPhone則在2007年推出市場─也就是說,我們的少年人在出生時,已身處人手一部袖珍資料庫及娛樂中心的世界。因著學習和社交需要,幾乎每個初中少年人都擁有智能手機。在時時刻刻的資訊轟炸下,他們擅於快速接收和消化資訊,以及進行多工處理(multitasking)。此外,他們對應用程式及社交軟件駕輕就熟,有少年服事親眼見證數名初中少年人用了大概十分鐘便完成少年聚會的宣傳片,錄製、剪接、配樂、字幕,一氣呵成。 任何科技都是雙面刃。在欣賞少年人的創新與行動力之同時,服事們不約而同注意到很多少年人都有沉迷手機的傾向,每天花大量時間在網絡世界裡,導致「拖延症」肆虐,以及專注力大降。
要說少年人花最多時間使用的軟件,社交平台一定跑不了,沒幾個少年人不用Instagram(簡稱IG)的。IG是個非常便於分享生活、信仰的平台:除了長久留在帳戶上的帖文,更可發放「限時動態」,上傳當刻所見所感。在互相瀏覽動態、留言及點讚的過程中,用家了解彼此生活概況並進行交流。 使用社交媒體當然有利有弊─有少年人見同學之間唇槍舌劍心生恐懼,也有透過平台與不常見的同伴維繫感情─但不可否認,我們確實觀察到幾個令人擔憂的副作用:一、比較心理加劇,正如多項大學研究指出的;二、慣於在線上交流,卻拙於面對面的相處;三、社交媒體上的往來流於表面,難以觸及思想、心靈深處,甚至造成網上經營的自己與真實的自己割裂。
除了網絡流通使少年人更早接觸成年世界的資訊,我們的學校、社會也逼著他們提早成長。如今中學生的課業已非十年前可比擬:很多中學從高中開始佔用整個暑假補課,與此同時,很多大學的學習與課外活動體驗,有越推越早的趨勢:大學的社團文化(俗稱「上莊」)擴展至中學,少年人應付繁重學業之餘,要為學生會、學會等投入大量時間;越來越多中學舉辦海外交流團,甚至有中學生開始參與實習工作(internship)。 我們的少年人所面對的,是如此超乎想像的高壓環境。 有少年人這樣形容這一代中學生的心態:「好多少年人都嚮往躺平、頹廢生活,因為搵唔到自己嘅人生意義和目標,但又被迫讀書,背上繁重學業。但正因為搵唔到目標,又需要參與好多學校嘅活動,先可以令生活更充實、更有動力。」
鑑於以上種種,這一代中學生更有意識關注自身精神健康,卻也更脆弱。經歷疫情在家上學的學生們,未能在「消失的初中」建立或鞏固社交能力與抗壓能力,在復常後尤為吃力。 2023年香港學生輕生人數是歷年新高,調查顯示近四分一學生受精神疾病困擾,6.9%曾有自殺行為。雪上加霜的是,在此大環境以及傳媒、社交平台等渲染下,自殘行為不再是個別事件,而成為宣洩壓力及情緒、普通不過的選項。
不難推測,在資訊爆炸、影像主導的年代,少年人對屬靈追求較被動,需要服事參與、鼓勵以建立日常操練。由於集中力時間(attention span)下降,並相對缺少安靜的時間,真理與反思難以深入沉澱。 感恩的是,弟妹們一般都渴慕且受教。
以下是來自不同分區與專業的少年服事兄姊就當代少年人的需要,分享的觀察與心得。願主使用,也願我們與少年人同行不輟!
這一代的少年人─如同任何一代─其實非常渴望與人建立深入關係。他們與同學、朋友在線上建立空前、即時的互動網絡,但很多人在見面時反而拙於表達所感所想。在普遍不擅交際、社交媒體卻無孔不入的大環境下,一句傳言、一個帖文的影響力被無限放大,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在輿論壓力和無數誤會下變得脆弱,友誼小船說翻就翻,越來越多的少年人在學校成為謠言和冷暴力的受害者。 有次在特會,一個平常不怎麼主動分享的少年人說:「我覺得在教會很不同,在這裡我們能分享更深入的東西、心裡真正在乎的東西,平時根本聊不到這些。」相信這也是許多少年人的心聲。只是在此大氣候下,他們需要一些協助,以與同齡人建立屬靈同伴的關係。 服事做的,其實可以很簡單。聚會後率先「開枱」、邀請少年人坐下玩桌遊,閒時相約家聚,為少年人創造相交的平台。「有時我甚麼都不用做,就坐在旁邊,他們自己玩著玩著就熟絡起來了,甚至結成同伴。但我想,他們需要的,就是有個服事在旁邊作推動者吧。」有服事分享。
「輔助少年人分享」基本上是服事們心照不宣的共識。小組分享問題越益仔細實在,問到少年人的心情,除了羅列詞彙、讓少年人打分,還會用上彩繪心情卡。 有服事曾在少年聚會作出新嘗試,設計了性格測試和感官學習模式測試的工作坊,幫助少年人了解和表達自己,反應良好。 「MBTI(16型人格性格測試)之所以大行其道,是因為現今的少年人被迫接觸太多資訊,在這個尋找認同、建立自我意識的年紀,感到非常迷惘─真實的『我』究竟是怎樣的?」該服事分享。MBTI給與少年人表達自己的語言,透過「E人」(Extrovert外向者)、「I人」(Introvert內向者)等詞彙、稱呼,他們更認識自己的性格、行為模式、學習模式,並藉這些共同語言,組織和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服事的目標非常清晰:「學校也會舉辦這些工作坊,不同之處在於幫助少年人了解自己和表達難以表達的情感,只是我們的第一步。我們運用這些工具的最終目的,是將少年人帶到神面前,幫助少年人向神抒發,得著醫治,重拾以神的話為標準、經歷聖靈的生活。」
筆者問了多位服事認為少年人最大的需要是甚麼,大多不約而同的回答:「聆聽。」少年人需要真切關心他們、充分明白他們、與他們同一陣線的聆聽者,聆聽是今世代服事者必不可少的學習。 「主動聆聽」一詞,指的是聽者充分關注說者的觀點,不帶任何批判,並在對方發言後確認了解無誤,然後按需要表達個人看法。因此,學習聆聽其實也是在學習謙卑、學習讓神擴展我們的境界─不過早下定論,不以己度人,不在充分了解對方前說教。 少年事工中,學習聆聽更意味著看到、聽到說話以外的事情。有服事遇過因不懂處理感受而發呆的少年人;有服事在少年人的描述裡,意識到要先幫助他理解所發生的事,以及內心真正的想法與感受。 「聆聽就是對少年人的醫治。」一位服事心有所感。 潘霍華弟兄在《團契生活》一書中,也這樣寫道:「我們都當用神的耳朵傾聽,好叫我們可以說出神的話語來。」在聖經神與人無數的互動裡,在我們億萬個禱告裡,我們都認識那位最好的聆聽者。願我們效法主的聆聽,好叫我們真能說出造就人的話語。
「作為少年服事,要學習軟硬兼施。」有服事分享。「一方面要有陪伴,另一方面也要行督導之責。」 關鍵年代事工(Serious Times)的總幹事雅各•懷特弟兄,對Z世代的家庭教育有一個有趣的觀察:由於很多Z世代年輕人的父母一再被提醒不要成為過分保護子女的「怪獸家長/直升機家長」,因此「放養孩子(free-range parenting)運動」成為美國家庭教育的主流文化,包括讓孩子主導他們的學習內容、飲食習慣、電子媒體等等,有保護不足之嫌。 今世代的少年服事或許也有同樣掙扎。我們自己對命令式領導的本能反抗,以及目睹少年人空前繁重的生活及複雜的人際關係,有時候或會令我們的勸導點到即止。但其實少年人渴慕屬靈的引導,他們需要服事穿透「教會標準答案」的洞察力,需要有人從平日社交媒體上浮淺的交流往下挖深一點,幫助他們在靈裡面對主。 其中分寸,需要我們一再到神面前反覆學習。一方面了解每個少年人背負的獨特壓力、問題,尊重聖靈作工的時間;一方面適當的鑽探、督責、規範,給與引導(guidance),而非指示(instructions)。如此,方能見證主在每個人身上編寫的獨特故事,見證使用每個故事去見證、榮耀祂自己的主─祂的豐富如何超出我們的想像!
最後這一點,主要是對就讀高中的弟妹們說的。 有人戲稱,智能手機與無線網絡的發明,剝奪了現代人精神世界的最後一片淨土。這會否是你現在的光景?高中課業與活動的忙碌,是否讓你難以呼吸?睡前喘息的時間,是否被手機的娛樂與資訊填滿?你的生活,是否有默想的間隙?你是否常問:「我應該參加這項活動嗎?」卻少問:「我為何要填滿我的時間表?我的人生正朝甚麼方向而往?」 雖似老生常談,卻是不變之理:沒有甚麼可以替代你內室的禱告。你進到至聖所「打卡」的時間,是你人生的轉機。 願你在飄搖世代裡,深扎泉旁,以纍纍果實迎見君王。 |
代代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