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2期家訊(2019年8月)

2019
八月

八月
10

暑假家庭系列專題講座以「屬靈品格的建立」為題,共有232位聖徒參加。當晚七時半,領詩姊妹以詩歌《求主陶造我》作序,讓參加者在未聽講座內容之前,藉唱詩一面把自己根深柢固的教養觀念先放下,不求自己的意思,只求主的意思;一面將自己和家人都奉獻給主,讓主更多介入作工,照主心意禱告:家中上下都同心愛主事奉主!

接著弟兄為我們分享講座信息,旨在提醒父母要拒絕世俗的管教哲學,並當以神的話作管教子女的原則。世界管教的價值觀有四方面:

  1. 「快人一步,理想達到」:這成就了一批要贏在起跑線的「熊爸虎媽」;
  2. 「捨不得對孩子說不」:家長因未為子女定界線,惟有自設常「哦」頻道,日哦夜哦,通常都弄巧反拙;
  3. 「事事關心,總不放心」:這些「直升機家長」對子女過分溺愛保護,反而剝奪了子女自理、抗逆、自省的學習;
  4. 「維護子女權益」:「怪獸家長」不惜縱容包庇,子女被培養成小霸王。

世俗的管教方式一言以蔽之,就是「兒童追成績,大人求成就,品格放最後」,但聖經說:「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兒子;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箴十九18)莫讓管教黃金期輕易溜走,要抓緊機會,趁時而作,培養子女屬靈品格,不要誤信世界「讓孩子自由發展」的歪理。

在香港這物質富裕、多元文化昌盛的環境中,父母的管教焦點容易變得模糊不清。那麼父母當教甚麼?父母當根據聖經的教導來教孩子:對神心存敬畏,對父母孝順尊重,對人有誠信,對物質存知足感恩的心。

但父母在忙碌的生活中,要實踐教養兒女的責任,又談何容易呢?如何有效又省時地達到期望?善用適時的溝通、父母的身教可說是兩大關鍵了。生活中創造溝通空間,陪伴就是最好的溝通,例如:爭取時間陪伴上學放學、父母放下追劇的黃金時間、每週最少半天家庭日。父母的身教要有愛的環境,夫婦須同心,成為兒女的榜樣,家庭祭壇更是有效建立屬靈品格的場所。家庭是孩子信仰落實之處,也是最重要的屬靈教育機構;定期的家庭聚會,讓全家可以一起分享及經歷神的慈愛與信實。

「生身的父都是暫隨己意管教我們;惟有萬靈的父管教我們,是要我們得益處,使我們在祂的聖潔(原文聖別)上有分。凡管教的事,當時不覺得快樂,反覺得愁苦;後來卻為那經練過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就是義。」(來十二10-11)

 

Generic selecto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頁面
家訊
分區動態
主日報告
信息錄音
資源庫

更多...

Generic selecto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家訊
頁面
分區動態
主日報告
信息錄音
資源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