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信息

2016
九月

九月
4

 在保羅所有書信中,腓立比書是一卷非常特別的書。特別之處在於:第一,寫作背景:保羅在羅馬被軟禁,等候上告於該撒時寫成腓立比書;第二,內容:這卷書並非著重保羅的教訓,乃是突顯他個人的心態與經歷。這兩點使腓立比書與其他書信有明顯分別。

保羅生死觀

 「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21節)保羅對生與死的看法一致:是積極和富有意義的。「因我活著就是基督」可翻譯為「因我活基督」,保羅活著就是流露、見證和顯大基督,這是他人生的最高意義。許多人都說死了就了了,很無奈、遺憾,只有保羅才可以說「死了就有益處」。「益處」可翻譯為「賺得」,人活著時能夠賺得全世界,但死了就一無所有,這是一般人的死亡光景。保羅卻說死了就有賺,因此對他來說,生死之間的每一件事都是有意義的。

 「但我在肉身活著,若成就我工夫的果子,我就不知道該挑選甚麼。」(22節)總括而言,保羅活著的意義就是顯大基督,具體表現是活著能夠不斷結果子,完成神給他的使命:「…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神恩惠的福音。」(徒二十24)我們對福音的觀念,往往只是信主得救,成為神的兒女,享受祂的恩典;保羅對福音的觀念,乃包含神所有的工作和心意,就是集中在這位有測不透豐富的基督身上。保羅是神特派傳神福音的人(羅一1),他的託付就是一生證明神恩惠的福音,為耶穌基督作見證,多結福音的果子。

 「我正在兩難之間,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23節)「離世」原文直譯就是「鬆綁」,意思是鬆開岸上的繩索,讓船準備駛向特定的地方。基督徒看死亡,就像船鬆了綁一樣,帶著積極目的,啟航到基督那裡,與主同在。主是無限的,人卻受肉身和時間的束縛,死能叫我們脫離束縛,不受限制地享受與主同在,這是死亡對保羅的意義,亦是對所有基督徒的意義。活著能夠完成使命,離世就能與主同在,這實在是兩難;但若真要作抉擇,保羅情願與基督同在,因他始終心繫基督。

活著的意義

 「然而,我在肉身活著,為你們更是要緊的。」(24節)「然而」表示保羅在考慮生死上有明顯的轉折,因他想到「你們」──腓立比聖徒。「要緊」的意思是必要、必需。按自己來說,離世是「意願」;對腓立比教會來說,活著則「必需」。當保羅這樣想時,他就立刻清楚應該如何揀選。「我既然這樣深信,就知道仍要住在世間,且與你們眾人同住,使你們在所信的道上又長進又喜樂。」(25節)保羅確實知道一件事,就是在肉身仍要活著,這是為著教會的長進和建造。

 「叫你們在基督耶穌裡的歡樂,因我再到你們那裡去,就越發加增。」(26節)保羅不是突顯自己的重要,反而流露出他活著的意義,就是為教會。他在24-26節四次提及「你們」,他仍要活著,就是「為你們」、「與你們」、「使你們」、「叫你們」,一切都是為著聖徒和教會,目的是使人更得益處、再得益處。

 保羅在這段經文也兩次提到「活著」:「因我活著就是基督…」(21節)「然而,我在肉身活著,為你們…」(24節)可見他的「活著」,有兩方面的意義:第一,顯大基督;第二,為著教會。保羅的人生,不單活著就是基督,亦是為著教會;他的心連於基督,也繫於教會。由此可見,一個真正活基督和顯大基督的人,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同時為著教會。他不是只想自己,或只想自己與基督的關係,更是想到自己與教會的關係,這就是保羅的榜樣和生命的流露。

基督的心腸

 為何一個活基督的人,同時亦為著教會?因為基督愛教會。「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要用水藉著道把教會洗淨,成為聖潔,可以獻給自己,作個榮耀的教會,毫無玷污、皺紋等類的病,乃是聖潔沒有瑕疵的。」(弗五25-27)以弗所書和腓立比書,都是保羅被囚時所寫的,腓立比書是他活著的見證,以弗所書則是其異象與託付。這段經文是講論婚姻,這不過是影兒,目的是帶出屬靈的事實──基督與教會的關係。短短三節,卻有四次提及教會,可見基督的心充滿著教會。保羅在獄中仍然切切想念腓立比的聖徒,因他體會基督耶穌的心腸(腓一8)。故此我們對教會的看法、態度和投身,都不是從自己觀念出發,乃需進入基督耶穌的心腸裡。

 基督的心腸是如何呢?第一,「愛教會」(弗五25):主對教會的心情是愛,祂所深愛的乃是教會;第二,「為教會捨己」(弗五26):主所作的一切,只有一個對象和目的,就是為著教會。「捨己」的另一翻譯是「交出自己」,基督不單將最好的恩典賜與教會,更是將自己毫無保留地傾注於教會。「你們知道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祂本來富足,卻為你們成了貧窮,叫你們因祂的貧窮,可以成為富足。」(林後八9)基督為教會捨己,就是將充滿神本性豐富的自己,賜給了教會,這是祂為教會所做最大的一件事,因為祂愛教會。這都是祂過去所做的。

 而主現今所作的,就是要「把教會洗淨和聖別」,使其毫無玷污、皺紋等類的病,除去這些不健康的跡象。祂要用祂的話語洗淨、聖別和保養教會,直到教會成為聖潔,沒有瑕疵。這反映教會今天還未完全,仍有瑕疵,因為教會是由人組成的,而我們都是不完全。不錯我們要認識教會屬靈的性質,並她最終要達至的榮耀目標,但亦要理解今天教會仍在洗淨、聖別的過程中,所以不能期望教會沒有問題,也不應以為地上有完全的教會。只有主再來的時候,才有榮耀、聖潔、沒有瑕疵的教會。

 在第一世紀,腓立比教會和帖撒羅尼迦教會都有美好的光景,且都是叫保羅很欣喜的(腓一4;帖前二19-20),但她們也非完全。例如腓立比教會最少有兩位同工不同心,因此保羅勸勉她們要在主裡同心(腓四2)。又如保羅要去帖撒羅尼迦教會,目的是補滿他們信心不足之處(帖前三10)。

為教會傾倒

 保羅對教會的關切和服事,是否因為教會的光景理想呢?不是!他寫的書信,腓立比書有四章,帖撒羅尼迦前後書共八章,但寫給──屬肉體的、「問題教會」──哥林多教會的兩封書信,則共有廿九章,還有一封給哥林多教會的書信,沒有收錄在新約聖經內(參林前五9)。換言之,保羅寫給哥林多教會的書信,篇幅遠超過光景比較理想的腓立比和帖撒羅尼迦教會。面對不完全的哥林多教會,他非輕看、忽略,更非放棄,乃更傾倒和委身,這正是基督對教會的心腸。教會二千年來從未完全,其外在光景多有荒涼,這些主都知道,且最清楚;但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從未停止過用水藉著道把教會洗淨,成為聖潔。主從未放棄過祂的教會,這就是我們對教會不失望、不灰心的原因。

 哥林多前書將主對教會的愛,表達得淋漓盡致。「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林前十三4)「恆久忍耐」原文直譯是「長久受苦」,基督對教會的愛,就是願為她長久受苦。主被釘十架,為救贖我們脫離罪惡,亦藉著死產生教會,這是生產之苦。今天基督還要保養顧惜教會,這是乳養之苦,是更長久之苦。保羅揀選仍活在世上,只因要為教會勞苦,他這種心腸,就是基督耶穌的心腸,盼望也成為我們的心腸。

總結

 今天我們若真體貼基督的心腸,就不要一味問:「教會能為我做甚麼?」反要問:「我能為教會做甚麼?」這才是愛的表現,亦真是活著為教會。有三方面我們能為教會做:第一,為所見到教會和聖徒們的需要禱告,讓主顯出祂的作為,生命的道充滿教會,帶進屬靈的健康,使所有斑點、皺紋等類的病都消失;第二,關顧身邊一至兩位肢體,若人人都能這樣作,就會人人都能被關顧;第三,投身服事,讓教會每方面的需要都能補足。願主得著我們。

(集合主日信息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