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五至六章,論到天國子民在地上如何生活、天國子民的人際關係、天國子民與神及世界的關係。提到世界,世人都做同一件事,就是累積財富。主卻向我們說,不要為自己累積財寶在地上,要有正確的金錢觀。
真正滿足 「不要為自己積儹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銹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19節)「積儹」即是「積聚」。主說這句話,是針對世人對地上財物的態度,就是愛財如命,以擁有越多地上財寶為榮。 財寶不限於金錢,也包括名譽和地位,甚至包括我們的家庭和兒女,所以大衛有以下的禱告:「耶和華阿,求你用手救我脫離世人,脫離那只在今生有福分的世人!你把你的財寶充滿他們的肚腹;他們因有兒女就心滿意足,將其餘的財物留給他們的嬰孩。」(詩十七14)「脫離那只在今生有福分的世人」,意思是世人追求地上福分、財寶和兒女,大衛卻求神使他脫離這種生活方式、人生態度和價值觀。 「至於我,我必在義中見你的面;我醒了的時候,得見你的形像就心滿意足了。」(詩十七15)大衛所追求的乃是義,就是神看為對的,討神喜悅。「醒了的時候」是指著人生過去之後,復活見主面的時候。「心滿意足」的原因,乃是在於見到神,這說出大衛在地上追求的,乃是以神為他的滿足。 積財在天 當時人在地上所積儹的財寶有三方面:第一,衣服;第二,穀物;第三,金條。19節的「銹壞」不單是指鐵的生銹,原文是指「侵蝕」或「蠶食」,而埋在自己家裡的金子,就會有賊挖窟窿來偷。總而言之,不論積蓄甚麼,都不會長存。 「只要積儹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銹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20節)主不單說我們不要積儹財寶在地上,更積極的是積儹財寶在天上,意思是不要累積一些會過去而變為朽壞的財物,而是要做一些有意義、可以存留到永遠的事情,這便是積蓄不朽的財寶在天上,例如奉獻錢財,為著福音費財費力,顧念窮乏的弟兄姊妹和在苦難中的人等。這些擺上就將我們地上的財寶轉為天上的財寶,因為是作在主身上,是為著主和幫助別人。另外,又正如馬太福音廿五章所記載的一千兩、二千兩和五千兩的比喻,說出我們都從主領受了一份恩賜或才幹,要在神的家中善用,好建立教會、廣傳福音及服事聖徒。還有聖經說:「…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提前四8)又說:「…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提前六6)「敬虔」就是要像神、效法主,經歷生命的變化,這都是積儹財寶在天上。 眼睛純一 「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那裡。」(21節)主最關心的是:我們的心在何處?主先說財寶,因為祂知道人的心是跟著財寶走。「心」就是個人的心思、情感和意志,我們是天國子民,若將財寶放在天上,就會關心天上的事、教會的需要,思想如何叫神得榮耀、使人得益處。我們所愛的,就是屬靈的事,愛慕追求主、服事主、像主。我們的定意,是要行神旨意、討神喜悅和求神利益。 「眼睛就是身上的燈。你的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裡頭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22-23節)「瞭亮」的原文是「專一」或「純一」,說出我們要將焦點放得對、放得準。創世記十三章記載,羅得看見約但河平原的肥沃和豐富,就移居該處之城邑,並慢慢住進所多瑪。羅得眼睛的揀選,使他落在黑暗裡,踏上一條可憐的道路。相反,亞伯拉罕相信神的應許而進入迦南地,定睛在神身上,神就讓他看到將來的賞賜。眼睛的純一,使他的人生發光和全身光明。 「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24節)「瑪門」就是財利,即主所說的地上財寶。財寶不單控制、影響我們的心和眼,導致全人光明或黑暗,更影響我們決定究竟事奉誰。「事奉」的原文意思是奴隸事奉主人,一個奴隸不能事奉兩個主人。若我們揀選神,就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我們的神,單要事奉祂,神與瑪門是不能兩立的。 不要憂慮 我們是天上的國民,主預備將天國賜給我們,使我們在地上顯出天國子民的實際。馬太福音六章說出天國子民與世界的關係,涉及地上的物質、財富和生活。主說世人有兩種顯著的行為表現,一是累積世上財富,二是為生活憂慮。生活上的需要帶來憂慮,主卻教導我們不要像世人那樣憂慮。 「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喝甚麼;為身體憂慮穿甚麼。生命不勝於飲食麼?身體不勝於衣裳麼?」(25節)主在25、31、34節多次對我們說不要憂慮,可見祂非常明白我們很容易憂慮,以致無法過正常的生活。若神的兒女憂慮,就會失去屬靈的力量和影響力。我們要認識生命是神聖的,身體是寶貴的,兩者都是主所賜的。祂所創造的天地萬物都是給我們享用,可況是外面的飲食和衣裳?所以我們不要為衣食憂慮,正如主說:「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麼?」(26節)麻雀是卑賤的雀鳥,但若果沒有天父的許可,一隻都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何況我們比麻雀和飛鳥貴重得多呢! 「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27節)憂慮是徒然的,我們不能用思慮使壽數增加,反而會因憂慮而生病,導致壽數減少。「何必為衣裳憂慮呢?你想野地裡的百合花怎麼長起來;它也不勞苦,也不紡線。」(28節)當我們憂慮的時候,正說出我們是小信。主拯救了我們,祂犧牲自己來成就救恩,豈不也把萬物白白的賜給我們麼? 為何天國的子民會憂慮呢?包括以下三個原因:第一,忘記了或貶低了自己的身分。「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32節)我們是有天父看顧的天國子民,卻變成了像外邦人一樣,落在追求錢財和俗世的憂慮裡,好像沒有天父一樣。神是我們的牧者(詩廿三1),祂知道我們的需要,並且會安排一切,我們若有此認識,並且信靠祂,就不會憂慮了。若我們與外邦人一樣貪愛世界(約壹二15),追求世俗虛榮,就會遠離父神,失去與祂親密的交通,就自然不能享受從神而來的安慰和無慮。我們是天父的兒女,該擁有一份屬天的安全感和榮耀感。 第二,調亂了人生的優先次序。「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33節)「祂的國」就是祂的掌權,我們順服祂,以祂為大,遵行祂的旨意。「祂的義」就是神看為對的,是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我們要飢渴慕義,有一個更高的義,合乎神的心意。主教導我們禱告的時候,正是實踐了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六9-10)。若我們有這種優先次序,就毋須憂慮,因為神應許「這些東西」(指生活上的需要),都會加給我們了。 第三,沒有定睛注視標竿。我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是我們的焦點所在。「求」是尋求、渴求和追求,非要得著不可。若將焦點放在正確的位置,人生就清晰,不容易被擾亂而落在憂慮裡。「豈不知在場上賽跑的都跑,但得獎賞的只有一人?你們也當這樣跑,好叫你們得著獎賞。」(林前九24)若我們將人生焦點放在天上,受將來的國度和榮耀吸引,就排除萬難,拒絕分心,專一在屬靈的路上直奔。 一無掛慮 忘記了自己天國子民的身分而去追求世界,與父疏離的,這是與天失聯;輕重倒置,不以神的國和神的義為要的,這是人生優次的失調;沒有注目前面標竿去一心追求的,乃是眼睛的失焦。「這三失」就會帶來第四個「失」 ─情緒失控,落入憂愁和掛慮之中。我們是天國的子民,求主使我們與父神有親密的交通,照著主的話安排人生的優先次序,使我們的眼目定睛、聚焦在神的國和神的義上,這樣就一無掛慮,能夠蒙福,有榮耀感和安全感,不會被煽動和誘惑。 「不要憂慮」並非「不負責任」,聖經教導我們要在家庭和工作崗位上盡責,做一個懂得適當預算和計劃的人。天國子民應該是這樣的人,活在人群中見證主、榮耀主。憂慮可謂防不勝防,有時候我們會被憂慮侵襲,但不可容許憂慮的思想停留在我們身上滋長。願我們常常思想主的話,過一個一無掛慮的人生。 (分區主日信息輯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