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造人的目的,是要人彰顯神、代表神,也就是活出耶穌完美的人性,但人墮落失敗了,沒有成就神的旨意。由創世記三章人墮落直至耶穌降生,可謂漫漫長夜,但神的旨意沒有改變。在整個人類歷史裡,耶穌是第一個蒙神喜悅的人。現在讓我們來看看他出來盡職時,如何蒙聖靈引導。
耶穌的受浸與禱告 主耶穌出來盡職前,先被聖靈充滿並蒙聖靈引導。他在成長過程中雖有神的恩在他身上,蒙神喜悅,但在服事前還需有聖靈專一的引導。他首先經歷的就是受浸:「眾百姓都受了浸,耶穌也受了浸。正禱告的時候,天就開了。聖靈降臨在他身上,形狀彷彿鴿子;又有聲音從天上來,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悅你。」(路三21-22)路加福音記載主由受浸開始,一直過禱告的生活。受浸的意義,消極方面是否認己,對自己沒有把握;積極方面,是禱告倚靠神,讓神的旨意成就。 主教導門徒禱告,第一句話是:「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路十一2)父的旨意,就是創世記一章26節神造人的目的:「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就是要人彰顯神。主受浸時的禱告,不是彰顯自己,乃是彰顯神,顯明神原初的心意,這樣天就開了,父神為他作見證。這是主開始工作的第一步。 耶穌的家譜 馬太和路加福音均有耶穌的家譜。「家譜」說出一個人的身世和門第,路加福音的家譜正說出耶穌的身世,他是實實在在的人。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的作者都是路加,這兩卷書有密切關係,可稱為「路加前書」及「路加後書」。我們可比較一下路加前後書對耶穌身世的記載:「耶穌開頭傳道,年紀約有三十歲。依人看來,他是約瑟的兒子;約瑟是希里的兒子。」(路三23)「提阿非羅阿,我已經作了前書,論到耶穌開頭一切所行所教訓的。」(徒一1) 行傳所說的「開頭」「一切」,看似是矛盾─既然是「開頭」,怎會包括「一切」?這裡的「開頭」,與路加福音的「開頭」在原文是同一個字,有「第一」、「首位」、「領頭」等意思,換言之是要回到起初,即創世記一章26節神的旨意。可見耶穌的家譜並非開始於創世記三章,而是開始於創世記一章。路加福音記載耶穌活出完美的人性,完全是根據神造人的目的,所以記載主受浸之後,接著就記載他的家譜。 我們是按著神的標準而造的,所以有特別的身世和最崇高的門第。起初神造的人是一對夫婦,即亞當與夏娃,預表基督和教會。路加福音(前書)就是專論基督,使徒行傳(後書)則專論教會。故此,對於耶穌完美的人性,我們的感覺不應是高山仰止、高不可攀,而是我們都可像主一樣,活出完美的人性,這是神的旨意。 耶穌受試探 耶穌的受浸和家譜,都是照著神的旨意。到了路加福音第四章,耶穌被聖靈充滿,蒙聖靈引導來到曠野,四十天受魔鬼的試探。日子滿了,耶穌就餓了,魔鬼便來試探他,對他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吩咐這塊石頭變成食物。」意思是叫耶穌不要做「人」,只要做「神的兒子」。耶穌回答說:「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耶穌的答案是「人」,他一直站在人的地位。這裡的「話」是「應時的話」,說出耶穌是以創世記一章26節為應時的,神的話實化在他身上。因著耶穌有神應時的話,他在受浸時就有照著神旨意的禱告。 其後魔鬼領耶穌上了高山,霎時間把天下的萬國都指給他看,對他說:「這一切權柄、榮華,我都要給你,因為這原是交付我的,我願意給誰就給誰。你若在我面前下拜,這都要歸你。」耶穌說:「經上記著說:當拜主你的神,單要事奉他。」主再次將焦點放在「人」的身上,說出人要單單敬拜神、事奉神。魔鬼又領耶穌到耶路撒冷去,叫他站在殿頂上,對他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從這裡跳下去;因為經上記著說:主要為你吩咐他的使者保護你;他們要用手托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耶穌回答說:「經上說:不可試探主你的神。」 魔鬼對耶穌的三次試探,都是要他離開「人子」的地位,站在「神子」的地位。耶穌就從神的話裡,說出人按著神的旨意而有的態度─靠神的話、單要事奉神、不可試探神。 應時的話 主耶穌清楚知道仇敵的詭計,他在主禱文中教導門徒:「…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路十一4)主面對撒但試探時,是穿戴全副軍裝(弗六10- 17),作剛強的人,特別是善用聖靈的寶劍,就是神的道(弗六17;來四12),也就是神應時的話。神的話必須成為我們主觀的、可以應用的話。 神的話如何應用在我們身上?路加福音廿四章就是很好的例子。當時有兩位門徒往以馬忤斯去,主親自就近他們。他們臉帶愁容,因為主耶穌被釘十字架已經三天,他們覺得沒有盼望,感到前路茫茫。主就對他們說:「無知的人哪,先知所說的一切話,你們的心信得太遲鈍了。基督這樣受害,又進入他的榮耀,豈不是應當的麼?」於是從摩西和眾先知起,凡經上所指著自己的話都給他們講解明白了。 後來這兩個門徒返回耶路撒冷,對其他的人見證主果然復活了。那時主親自站在他們當中,對他們說:「這就是我從前與你們同在之時所告訴你們的話說:摩西的律法、先知的書,和詩篇上所記的,凡指著我的話都必須應驗。」於是開他們的心竅,使他們能明白聖經。摩西律法屬於歷史書,是舊約聖經的前部分,先知書是後部分,詩篇是中間部分。換言之,整本舊約都是見證主耶穌的,要將人帶回神原初的旨意裡。 報告禧年 主耶穌對神話語的熟練,不但能對付撒但的試探,更是積極的報告禧年,口出恩言,把人引到平安的路上(路四16-22上,一79下)。在四福音裡,只有路加題到「禧年」。禧年首次出現於利未記廿五章,背景是神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進迦南,吩咐他們耕種地土,但每逢第七年(安息年)不可耕種,要讓地安息。到了七個七年之後的那年,即第五十年,就要宣告禧年:凡在過去四十九年裡所失去的產業及賣身的人,都可被贖回、恢復自由。 禧年是第五十年,「五十」是「七乘七加一」,意思是「安息又安息再加安息」,這就回到創世記二章1-2節:神造人以後,歇了他一切的工,就安息了。真正的禧年,就是神得安息,人也得安息,這首先應驗在主耶穌身上。從主的成長和行動中,我們看見主得安息,神也得安息。 路加福音有禧年,使徒行傳有五旬節。五旬節同樣是「五十」:從主復活那天開始,加上七個安息日,故又名「七七節」。彼得在五旬節傳道,有三千人得救,教會就產生了。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徒二47),說出日日都是五旬節,天天都是禧年。舊約時代,人難得遇上禧年;到了新約,漫漫長夜已經過去,因為主耶穌就如清晨的日光來到人間,報告神悅納人的的禧年。 總結 在主耶穌三十三年半的人生裡,父神為他作見證,說出他活出完美的人性,符合神造人應有的標準,並且將恩典帶給人。舊約聖經所有關於主的預言,都是伏筆,一概要應驗,也是我們可以經歷的。求主開我們的心竅,叫我們明白聖經,認識神原初的旨意,用信心與所聽見的話調和。「可見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羅十17)這裡的話是「應時的話」。當我們主觀地接受主應時的話,這就成為恩言,帶給我們活潑的盼望。 主是完美的,但我們不是景仰他,而是渴慕像他。我們當存著感恩的心,因為主已住在我們裡面。我們是神的兒女,有崇高的身世,為要達成神造人的目的,就是彰顯神、代表神。願神得著我們。 (全教會特別聚會第二堂信息摘錄,朱永毅弟兄講,未經講者過目。) |
他的行動—蒙聖靈引導
耶穌完美的人性(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