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9期家訊(2009年11月22日)

2009
十一月

十一月
22

 十一月五日上午,在尖沙嘴聚會所有長者及主婦特別聚會。特會的主題是「生命的承傳」,由謝德建及朱永毅兩位弟兄釋放信息。感謝神賜下晴朗的天氣,當日約有四百二十位聖徒出席。聚會開始時,眾人同唱「詩篇二十三篇」,之後按著年齡組別站起來唱,人人都顯得精神奕奕、笑容滿面。當七十五歲以上的聖徒站起來時,全場一起鼓掌,因為神的確在年長聖徒身上滿有恩慈,正如詩歌所說:「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

神的恩惠

 特會共有兩堂信息,第一堂由謝德建弟兄分享,首先講解這次聚會的主題:「生命的承傳」。「生命」不是指肉身的生命,乃是指聖徒屬靈、神聖的生命;「承傳」指承受與傳遞。父母會將地上的財物留給兒女,但更重要的是留給下一代有深刻的、美好的印象和榜樣。我們既然承受了屬靈生命的豐富,就要傳遞給後代,這就是生命的承傳。

 詩篇一○三篇1-5節,告訴我們從神領受了何等大的恩惠:「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凡在我裡面的,也要稱頌他的聖名!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不可忘記他的一切恩惠!他赦免你的一切罪孽,醫治你的一切疾病。他救贖你的命脫離死亡,以仁愛和慈悲為你的冠冕。他用美物使你所願的得以知足,以致你如鷹返老還童。」神給我們的恩惠,包括:赦免之恩、醫治之恩、救贖之恩,又用美物使我們知足,應允我們的祈求,叫我們不至缺乏。藉著一次又一次經歷神的恩典,叫我們如鷹返老還童;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林後四16)。我們要常常對主有新鮮活潑的經歷,並且將這樣的見證留給下一代,叫他們都歸向主。

教會生活

 除了個人的見證,我們也要將團體的見證傳遞給後代。「他們要來到錫安的高處歌唱,又流歸耶和華施恩之地,就是有五穀、新酒,和油,並羊羔、牛犢之地。他們的心必像澆灌的園子;他們也不再有一點愁煩。」(耶卅一12)「因為耶和華揀選了錫安,願意當作自己的居所,說:這是我永遠安息之所;我要住在這裡,因為是我所願意的。我要使其中的糧食豐滿,使其中的窮人飽足。」(詩一三二13-15)錫安預表教會,是神的家、神的殿、神的園子,也是神祝福施恩之地,是神所寶貴的。我們活在教會中,就能夠蒙保守,享受豐足。故此,我們要珍惜教會生活,不可停止聚會,也要使下一代同過教會生活。

 個人方面,我們承受了神的一切恩惠;團體方面,我們享受了教會生活的豐富。我們要將這兩方面─對神、對教會的經歷傳遞給下一代,這樣我們的一生才不致白過,留下美好的見證。

蒙恩的人

 第二堂信息由朱永毅弟兄分享,題到詩篇一○三篇應是大衛晚年時寫的。人生到了晚年,很容易變得善忘,大衛卻沒有忘記神的一切恩惠,因為他一生一世都有恩惠慈愛隨著他(詩廿三6)。同樣,我們的一生滿有恩典,所以要記念主的恩典。每週的擘餅聚會,正是題醒我們記念主,不忘記他的恩典。我們是「記念」,不是「紀念」;前者帶著「感恩」,後者帶著「感歎」。每逢主日,我們是帶著感恩而不是感歎的心情來聚會,所以就會發出讚美。

 神不但赦免了我們,更是忘記我們的一切罪孽。「赦免」的英文是forgive,「忘記」的英文是forget,說出神首先給予(give)我們赦免(forgive),取去(get) 我們的罪孽,將之投於深海(彌七19),然後就忘記(forget)了(賽四十三25),這實在是神的恩典和憐憫。神忘記了我們的一切罪孽,我們卻不可忘記他的一切恩惠。

 當我們認識自己是蒙恩的人,知道神的恩典何等浩大,自然就會像大衛一樣,向神感恩、報恩。年長聖徒回顧已往多年的教會生活,實在要感恩;雖然會有不如意的事情,但當中都有神的恩典。願我們都作蒙恩、知恩、感恩、報恩的人,將神的恩典傳給下一代,這就是生命的承傳。

 特會之後,聖徒們井然有序地依照招待服事兄姊的指示,前往附近的酒樓用膳。年長的弟兄姊妹平日不乏機會到酒樓用膳,但能夠與幾百位肢體一起聚餐,實屬難能可貴。大家都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彼此交接,顯出合一的見證,感謝讚美主!

 

Generic selecto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頁面
家訊
分區動態
主日報告
信息錄音
資源庫

更多...

Generic selecto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家訊
頁面
分區動態
主日報告
信息錄音
資源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