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7期家訊(2001年11月25日)

青年動態

事奉的人

2001
十一月

十一月
25

六 生命的事奉

 讀經:林後四1-15

 事奉的人須有生命的認識和經歷,才能有生命的事奉。生命的事奉包括下列各點:

認識主

 事奉的人必須認識基督是寶貝(7節)。保羅以認識主基督耶穌為至寶(腓三8),因此甘願付代價追求。我們對主的認識越多,就越願意付代價追求主。保羅認識主這寶貝是他得力和得恩典的秘訣,就經常享用、經歷主的能力。我們對主的認識越多,就越願意經歷他。

認識自己

 事奉的人不單需要認識主是寶貝,也須認識自己是瓦器(7節);對主的認識越多,就越認識自己。保羅得救前就律法上的義說,是無可指摘的(腓三6);得救之後,認識自己是罪人中的罪魁(提前一15),是使徒中最小的,不配稱為使徒(林前十五9),甚至比眾聖徒中最小的還小(弗三8) 。我們不可驕傲,要認識自己是瓦器,需要依靠神。

 瓦器有兩種特點:一、脆弱:我們都很軟弱,但信靠基督就能經歷復活生命的大能,因為主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林後十二9) ;二、卑賤:神很多時候使用卑賤的器皿,是要顯明能力是出於神自己,而非從器皿而來,藉此神就得著榮耀。

經歷生命大能

 保羅所能承擔的,乃是出於神(林後三5);基督復活生命的大能,叫我們能承受神所託付的職分(四1-6),並有以下的生命經歷:

 1.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困住」指對主失去信心。我們信靠、經歷基督,就必看見寶貝的同在,以信心衝出重圍。

 2.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事奉的人有永遠的盼望,因此不會失望。

 3.遭逼迫,卻不被丟棄:保羅在傳道的旅程中經常遭遇逼迫、被人離棄,但他深信主不會丟棄他,反而加倍感到主的同在,經歷主站在旁邊所加的力量(提後四14-18)。

 4.打倒了,卻不至死亡:保羅常為主被交於死地(參:徒十四19),使主的能力從他那必死的身上顯明出來。

經歷死而復活

 「…我們這活著的人,是常為耶穌被交於死地」(四11上),這是指己被十架釘死。主的工人需要有十架的傷痕,經歷被主破碎,讓基督的生命流露出來(11節下),事奉主也就更有力量和恩典。此外,保羅所經歷的難處都是為著教會和神的榮耀,讓基督的身體更顯豐富,神的恩惠也因人多越發加增(15節)。

 此外,事奉者須有信心的事奉,像保羅一樣因信說話(13節)。保羅知道自己必與主一同復活,那日站在神面前(14節),事奉者也須有這樣的信心和盼望。

七 永恆價值觀

 讀經:林後四16-五10

 我們有怎樣的價值觀,就有怎樣的生活。事奉的人須有永恆的價值觀,包括榮耀的看見和盼望。古聖們都有榮耀的看見,因此在地上過著客旅、寄居的生活,且存著信心死的,盼望那日的榮耀和賞賜(來十一13-16)。

榮耀的看見

 1.不喪膽(四16):保羅面對很多逼迫,但他有榮耀的看見,因此不喪膽。司提反殉道前看見神的榮耀(徒七55-56),所以不喪膽;但以理的三個朋友同樣有榮耀的看見,因此面對死亡而不喪膽(但三16-18)。我們有榮耀的看見,面對仇敵攻擊、環境艱難時,就不會喪膽,也不會輕易放棄事奉。

 2.苦楚成就榮耀(四17):保羅遭遇很多苦楚,但他認為都是至暫至輕的;現在的苦楚,比起將來的榮耀,都是不足介意的(羅八18)。我們為主所受的苦楚,為要成就將來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因此我們不應逃避為主受苦。我們為主擺上時間、精神,忠心服事,照顧肢體,將來的賞賜是大的,受苦時也能喜樂。

 3.顧念所不見的(四18):世界的價值觀著重看得見的,永恆的價值觀卻著重看不見的。我們的事奉,縱使沒有即時果效,也毋須灰心,因為已經蒙主記念,存在天上。

榮耀的盼望

 1.復活的盼望(五1-3):保羅將肉身的身體比作帳棚,雖然拆毀,卻得著神所造永存的房屋(復活的身體),這是基督徒復活的盼望。

 2.被提的盼望(五4-8):神培植我們,又賜下聖靈作憑據,叫我們有被提的盼望。保羅看見為主殉道是何等榮耀、好得無比(腓一20-23),願我們都有這樣的看見。

 因著榮耀的盼望,無論或活或死,保羅都要得主的喜悅(五9)。此外,我們今世有善行,那日在基督台前就要得賞賜(五10)。

 

Generic selecto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頁面
家訊
分區動態
主日報告
信息錄音
資源庫

更多...

Generic selecto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家訊
頁面
分區動態
主日報告
信息錄音
資源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