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太廿五14-25 主人與僕人在比喻中,僕人即是奴僕,是賣身予主人的,他一切所有的都仗賴主人。銀子是屬於主人的,但他放心把自己價值不菲的家業給予僕人自由打理。僕人對主人如此重大的託付,有䢛然不同的回應,領五千兩、二千兩的隨即去作買賣,忠心、積極地管理。相反,領一千兩的回應是離開(英文譯本:went away)去掘地,逃避責任,更在向主人算賬時,為自己的行為尋找諸多藉口。其實,所有僕人都知道主人的心意,都知道主人要他們作的是甚麼。
僕人所擁有的、所管理的是主人的銀子,運用銀子後所賺的也是屬於主人,對於良善又忠心的僕人,將來所得的賞賜是主人的快樂。故此,不管是今生或將來,僕人都是依賴主人,他原是一無所有。同樣,我們今天一切所有的,都是主賜的,我們在世上是寄居的。如果僕人不認清銀子的所有權,就會以為是屬自己的,因而揮霍主人的產業。若僕人沒有按主人吩咐作工,除了不能享受主人的快樂,也會回到一無所有的狀態。 主是按各人能力分賜銀子,所託的是我們可以管理的。這管理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乃是每日累積,當主人回來時,就能交賬。當我們檢視自己時,如發現停濟了,沒有再賺,就要向神求,要分外殷勤,有了又要加上,以免閒懶不結果子(彼後一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