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會信息

亞伯拉罕─信心之父

時代的得勝者(一)

2013
十一月

十一月
17

 這次特別聚會的主題是「時代的得勝者」,乃延續去年的特會「從歷史時代看神榮耀的託付」。神有一個榮耀的計劃、一個偉大的工程,要得著他所造的人與他配合。雖然人墮落失敗,不能滿足神的需要,但神的旨意永不改變,所以施行拯救,讓蒙救贖的人起來承擔神的託付。然而許多得救的人都夠不上神的心意,所以神就選擇那些願意與他配合的人來成就他的旨意。

 啟示錄告訴我們,因著各地教會的失敗,故此聖靈在眾教會中一再呼召得勝者;透過得勝者的禱告和被提,魔鬼就從天上被摔到地上。這是一幅非常清晰的圖畫:神需要得勝者與他配合。我們都願意成為得勝者,但有何途徑?得勝者的產生並非一朝一夕,需要時間的醞釀。這四堂特會,我們要從亞伯拉罕、摩西、但以理和保羅的經歷和生活,來看他們的得勝。願我們都隨著先聖的腳蹤,過得勝的生活。

族類的轉換

 洪水之後,人類再次墮落達到極點,在示拿地建造巴別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自己的名,這是公然挑戰神(創十一1-9)。當時全地都背叛神,看似沒有希望,神卻揀選了亞伯拉罕,重新在人身上作恢復的工作。創造的族類是從亞當開始,蒙召的族類則是從亞伯拉罕開始,亞伯拉罕成為轉移時代的人。

 「並且他受了割禮的記號,作他未受割禮的時候因信稱義的印證,叫他作一切未受割禮而信之人的父,使他們也算為義。」(羅四11)「所以,你們要知道:那以信為本的人,就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並且聖經既然預先看明,神要叫外邦人因信稱義,就早已傳福音給亞伯拉罕,說:萬國都必因你得福。可見那以信為本的人和有信心的亞伯拉罕一同得福。」(加三7-9)亞伯拉罕成了新族類的起點,神立他作以信為本之人的父,萬國都要因他得福。神不但得著亞伯拉罕一人,也要得著所有跟隨他腳蹤的人。亞伯拉罕是信心之父,我們就是他的子孫,因我們都是從信入門、憑信得救。

得勝生活的起點──蒙召時期

 亞伯拉罕生在拜偶像之地迦勒底的吾珥,聖經學者指出,他的家是以製造偶像為業,可見他原本也是背叛神的族類。然而,因著榮耀的神向他顯現(徒七2-4),他就離棄偶像,歸向真神,從此人生完全改變。因著神向他顯現,向他說話,他就接受神的引領,離開本地、本族、父家。神榮耀的顯現使亞伯拉罕能順服下來,今天我們都需要神的顯現。

 亞伯拉罕從蒙召的時候,便開始了得勝的生活,由從前不要神、不愛神,變為要神、愛神。亞伯拉罕蒙召的時候已年過七十,他因著信就從家鄉走出來,遵照神的吩咐前往未知之地(來十一8)。亞伯拉罕的「走出來」,就是了結往事,與偶像、罪惡一刀兩斷,這是得勝生活的開始。同樣,我們得救了,不但是從不信神到信神,也是放下已往,與偶像、罪惡再沒有關係,開始走信心的道路。

 神吩咐亞伯拉罕離開本地、本族、父家,亞伯拉罕首先離棄了本地的偶像,但對於本族的人際關係還未完全脫離,雖然離開了吾珥,但在哈蘭停留下來。直至父親他拉死了,亞伯拉罕才離開哈蘭,卻帶了姪兒羅得往迦南地去。

得勝生活的進展──試煉時期

 後來亞伯拉罕和羅得的財產增多,為免兩家相爭,亞伯拉罕放棄了他所擁有的土地權益。那地本來是神應許賜給亞伯拉罕的,他讓羅得先選擇,羅得便選了最好的平原,他們就彼此分離了。從這件事上就可見亞伯拉罕十分愛羅得,視他為親生兒子,所以不但帶他離開哈蘭,也讓他揀選最好的地。

 神許可羅得離開亞伯拉罕,是對亞伯拉罕的考驗,要他放下天然的愛。之後亞伯拉罕聽見羅得被擄,沒有幸災樂禍、袖手旁觀,反而親率全家壯丁追殺敵人、搶救羅得,證明他對羅得沒有懷恨在心。按著人的天然,八十多歲的亞伯拉罕毋須冒生命危險拯救羅得,可見這不是出於天然的愛,而是出於真誠的愛。

 亞伯拉罕打勝仗,凱旋歸回的時候,隨即遇見試煉。所多瑪王為答謝亞伯拉罕,對他說:「你把人口給我,財物你自己拿去吧!」亞伯拉罕卻不要這些戰利品,這是由於兩個原因:第一,亞伯拉罕遇見了麥基洗德,知道他得勝是因天地的主、至高的神之祝福;他有神就夠了,所以不希罕地上的財富。

 第二,所多瑪王藉著財物來引誘亞伯拉罕,要亞伯拉罕聽命於他,因此亞伯拉罕拒絕所多瑪王的賄賂,堅決與他劃清界線:「亞伯蘭對所多瑪王說:我已經向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耶和華起誓:凡是你的東西,就是一根線、一根鞋帶,我都不拿,免得你說:我使亞伯蘭富足!」(創十四22-23)亞伯拉罕只要神所賜的富足,不要人所給的富足。這是很大的考驗,因為人都是愛錢財,甚至用許多不道德的手段來賺取金錢,亞伯拉罕卻得勝了,不被地上的財富蒙蔽。

 亞伯拉罕在生兒子的事上亦受到試驗,因著沒有兒子,他聽從妻子的建議,娶了夏甲為妾,憑著肉體天然的能力生了以實瑪利。在此事上亞伯拉罕失敗了,結果十三年之久,神沒有向他顯現。直到亞伯拉罕九十九歲的時候,神向他顯現,對他說:「我是全能的神,你當在我面前作完全人。」(創十七1)「全能」包括全豐、全足的意思,就在亞伯拉罕覺得沒有指望的時候,神宣告自己是全能、全豐、全足的神,後來再次顯現,向亞伯拉罕保證在約定的日子必生一個兒子。耶和華沒有難成的事(創十八14),他的應許必定成就。

 因著神的話,亞伯拉罕被點活了,信心得著堅固。他不再看環境,不再相信自己,而是相信神是叫死人復活、使無變為有的神,且滿心相信神所應許的必能成就(羅四17-21;來十一11),結果在一百歲的時候生了以撒(創廿一1-8)。

得勝生活的高峰──試驗時期

 亞伯拉罕老來得子,歡喜快樂。有一天,神要試驗亞伯拉罕,要他將獨生的愛子以撒獻為燔祭(創廿二1-2)。這是極高的要求,摸著了亞伯拉罕的內心,他如何回應?亞伯拉罕立刻順服,毫無掙扎,全無保留地順從。他沒有與妻子撒萊商量,清早起來,備上驢,帶著兩個僕人和他兒子以撒,就起身往神所指示他的地方去了。

 在整個過程中,亞伯拉罕認真地照著神的吩咐而行,沒有與神爭論,問神為何既給他兒子,又要收回兒子,也沒有向神求情。基於他對神有了主觀的認識和經歷,因此完全相信神,沒有疑問,知道神要他這樣做,必定有其道理。

 「亞伯拉罕因著信,被試驗的時候,就把以撒獻上;這便是那歡喜領受應許的,將自己獨生的兒子獻上。論到這兒子,曾有話說:從以撒生的才要稱為你的後裔。他以為神還能叫人從死裡復活;他也彷彿從死中得回他的兒子來。」(來十一17-19)19節的另一翻譯是:「他認定神還能叫人從死裡復活;他也真的從死中得回他的兒子來。」亞伯拉罕確信神能使死人復活,相信兒子即使死了,也會復活,因此甘心樂意獻上以撒,這是亞伯拉罕因信達到得勝的高峰,不但叫他的家蒙福,甚至萬國都一同蒙福。他不但因信稱義(創十五6;羅四3;加三6),也因信得勝(雅二21-23;約壹五4)。

總結

 亞伯拉罕如何成為得勝者?是因著信。他的得救和得勝,都是因著信,而信心是從對神的認識而來。亞伯拉罕對神的認識是一直進步的,他越認識神,就越相信神。他認識神是榮耀的神、至高的神、全能的神、全豐的神、全足的神、永活的神、必有預備的神、使無變為有的神、叫死人復活的神,每個對神的認識,都拔高他的信心,使他能過得勝的信心生活。

 亞伯拉罕的神也是我們的神,所以我們也能過得勝的生活,在這個時代作得勝者。我們雖然軟弱,但神有憐憫;我們雖然失敗,但神仍作恢復、挽回的工作。讓我們都除去不信的惡心,求神的顯現、吸引和啟示,叫我們不但得救,並且得勝。神是信實的,不能背乎自己,凡他所應許的,他必成就,我們要信靠神。

(全教會特別聚會第一堂信息摘錄。謝德建弟兄講,未經講者過目。)

 

Generic selecto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頁面
家訊
分區動態
主日報告
信息錄音
資源庫

更多...

Generic selecto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家訊
頁面
分區動態
主日報告
信息錄音
資源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