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信息

亞居拉和百基拉

在職特別聚會—家庭組(五)

2001
八月

八月
19

讀經:徒十八1-4,18,24-28;羅十六3-5;林前十六19;提後四19

  每一個時代,神總會找到一些人,或一個家庭,他們信神對他們說的話,答應神的呼召,願意為神的旨意獻上一生,神就得著了那個時代。我們從聖經中看見多個家庭,如亞伯拉罕、波阿斯、約瑟等,他們都付出很大代價。神也實在恩待他們,使用他們,藉著他們成全了神的旨意,因此他們自己蒙恩,也帶給別人祝福。弟兄姊妹們聽到這些見證之後會否說:心有餘而力不足?雖然很羡慕他們,但他們做的事太偉大了,我們夠不上。我們不能回到挪亞時代,也不能回到路得時代,或約瑟、馬利亞時代,做他們所做的事。雖然如此,原則上這些都能應用。今晚我們特別要看新約教會中一對夫婦亞居拉和百基拉的榜樣。

把家打開 接待聖徒

  這對夫婦在教會中實在有很好的服事,他們為著主把家打開,接待聖徒,幫助聖徒,他們的生活完全為著主。這對夫婦的生活和見證,其實是每一個家庭都能夠做到的。馬利亞如何讓主耶穌有一個肉身,叫他能夠在地上行走、工作;今日我們可以讓聖靈透過我們這個身體,實實在在的被主使用,不讓主受任何攔阻。像羅馬書所說:「將身體獻上」與主配合,亞居拉和百基拉一生的經歷,給我們美好的榜樣,他們按著神的旨意,服事了那一代的聖徒,留下了佳美的腳蹤。假若我們願意將自己獻給主,把家打開,服事聖徒,服事教會,這就是為主而活了。

為主而活 不分彼此

  有時我們聽見為主而活便想到「全時間」,以為只有「全時間」事奉的人才能為主而活,我有職業,有妻子兒女,沒有可能為主而活。其實亞居拉、百基拉這對夫婦是帶著職業的,但實際上他們卻是「全時間」為主而活的。所以無論是帶職業或不帶職業,都可以為主而活。這對夫婦就是好榜樣。

  這對夫婦的職業是織帳棚的,和保羅同行,所以當保羅來到哥林多時,這對夫婦就接待保羅,他們與保羅一同作工,一同事奉主。他們接待神的工人,幫助神的工人,扶持神的工人,這是一項十分實際的服事。在教會中,可能需要一班弟兄姊妹將職業放下,為著照顧教會的需要,為著福音的開展。但帶著職業的聖徒,可以有一份,與他們一同配搭,扶持他們,與他們同工。

一同配搭 成全聖徒

  每逢安息日,保羅可以自由地在會堂裡傳福音,勸化猶太人和希利尼人(參徒十八4)。保羅認同亞居拉百基拉夫婦是他的同工。保羅在他們家裡住了一段時間,便乘船往敘利亞去(參徒十八18),這對夫婦也與他同去,再一同配搭。雖然帶著職業,但這職業並不霸佔他們。我們需要主給我們一種職業,是拿得起,放得下的,是不困身的。到了同一章24節,當他們來到以弗所時,保羅把這對夫婦留在那裡,後來他們遇見一個猶太人名叫亞波羅。聖經說亞波羅是有學問,能講解聖經,並且十分熱心,但真理認識不夠。這對夫婦發現有一個年青人願意服事主,但在真理上有缺欠時,就立刻接他來,夫婦二人便成全他,將主的話更清楚地告訴他,使亞波羅的工作更上一層樓。我們做得到嗎?當你們見到有些青年人有心事奉主,但在某方面有欠缺時,你們也可以成全他們,或將家打開,照顧他們。

年長姊妹 成為保姆

  1950年當倪析聲弟兄在香港教會帶進了復興後,教會的事奉就從新安排。其中有一項是保姆組。在四九至五零年代,因著時局的變遷,有許多青年聖徒從內地來到香港,舉目無親,所以教會安排了年長的師母照顧他們。這些師母不一定會講許多道理,但她們將家打開,讓年青的聖徒有個落腳的地方,有活動、唱詩、讀經、禱告等。我當時也得著她們的照顧。我後來全時間服事主,住在天文台道接待處,有一位年長姊妹住在我樓上,每一晚在我的房間外總有一杯飲品,也常有生果和食物。那時我心中很受感動。以前有一位曲師母,她有病,不能參加聚會,只留在家中。有一次我去探望她,她握著我的手說:「弟兄,我天天為你禱告。」我的心很受鼓舞。這位姊妹不能去聚會,但她在家中仍然事奉主,為我們這班服事主的青年弟兄們代禱。所以直到今日我們還能蒙保守,一方面是主的憐憫;但另一方面年長的姊妹給我們的照顧,使我們被成全,這是我畢生難忘的事。這也是一個實際為主而活的見證。

夫婦同心 齊齊事奉

  關於亞居拉和百基拉這對夫婦給青年人的成全,還有一件美事:他們無論往那裡去,有需要時便把家打開,成為當地教會聚會的地方。在羅馬書十六章和林前十六章都題到在家裡的教會。這不是家庭教會,而是當時教會在他家中有聚會。當他們在以弗所和哥林多時,他們把家打開作聚會用。無論同工們、青年人或是教會的需要,只要能做到的,他們都願意配合。他們服事主的僕人,到一個地步把自己的性命置之度外(參羅十六3-4)。到了提後四章,保羅寫信給提摩太,同時亦問亞居拉和百基拉安。這裡跟第一次題到他們的名字大概相隔十五年,在這段時間內,他們忠心熱情地把自己獻給主,也投身在教會中,實實際際為主而活。也許在香港你會覺得不容易,因為地方太窄了,但原則是一樣,你可以請一兩位聖徒到你的家中愛筵、交通。使他們得著溫暖,得著幫助。

  下午的小組中有弟兄題到,姊妹在教會中很重要。是的,在聖經中,有六次題到這對夫婦的名字,而有四次是先題妻子。姊妹在教會的服事上有很大的功用。雖然站在順服的地位上,但姊妹在接待上很擺上。在加拿大溫哥華教會每週六都有愛筵,有時有百多人,每週如是,都是姊妹們在那裡服事的。所以不要輕看她們膳食的服事,如果你煮飯,而弟兄傳福音,有人得救了,你也有一份在其中呢﹗你不一定要做許多事,你在這裡默默無聲,盡你的一份,這是蒙神記念的。教會中最美好的是同心合意的配搭。夫婦在主面前一同尋求,看看在教會中如何配合,或接待或關懷弟兄姊妹,總得要付代價。

愛中服事 溫馨甜美

  1966年主帶領我和姊妹移民到多倫多,那時我們剛結婚兩年,未有兒女。我們跟一對也是移民到多倫多的夫婦同心尋求主,在我家中先有禱告讀經,後來我們到處尋找主的教會,但未找到合乎主心意的,因此只好在我家中先有讀經禱告,可以說多倫多教會的聚會是開始於我的家。當時聖徒不多,但常有聖徒從外地來訪問。我們都會盡地主之誼,一接到電話,便去接機。1966年至今,主給我們機會,有需要我們便把家打開。有時有單身的聖徒因為到多倫多讀書,所以住在我們家裡。在過去數年,有兩個或三個,是沒有間斷的。感謝主,給我們特別的恩典,有服事聖徒的機會。當時我們是帶職的,三個孩子在加拿大出世,弟兄姊妹們說我們的孩子是在會所長大的,因為以前在多倫多幾乎每晚都有聚會,我們帶著孩子,禱告聚會時,他們便睡在地上。雖然不簡單,但主恩待我們。到了1973年,主得著了一班外地人和本地的加拿大人,所以開始有一個比較有規模的聚會。後來因為溫哥華教會有需要,經交通禱告後,大約有二十至三十位聖徒一起移民至溫哥華,扶持並建立那邊的教會。

  這些服事好像是外面的,只是接送聖徒去聚會,或請他們吃飯,或接待到自己家裡,但弟兄姊妹覺得很溫馨,因為這是愛的服事。

  接待聖徒到家中是有點麻煩,常要搬房間。特別是當夫婦到訪,兒子或是女兒便要搬房間讓客人住。感謝主,我們全家一同為著主,覺得很甜美。我願意作這見證,叫聖徒看見今日在教會中有任何的需要,都不必別人安排,你可以自動投身在教會中,那裡有需要,你就補上去,這是最實際的為主而活。我盼望弟兄姊妹再一次被主題醒,我們只有一個目的,只有一個心志,在地上活著,只為服事主。

(在職特別聚會家庭組第五堂,謝德健弟兄講,全文完。未經講者過目。)

 

Generic selecto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頁面
家訊
分區動態
主日報告
信息錄音
資源庫

更多...

Generic selecto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家訊
頁面
分區動態
主日報告
信息錄音
資源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