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太廿五13-18、21、23;腓一21
末世時代,基督徒最大的危機是不儆醒、不預備。雖然主回來的那日子、那時辰,我們不知道(太廿五13),但我們在地上仍能照主的吩咐儆醒、預備。
在馬太福音廿五章14-30節的比喻裡,主人往外國去,因此把自己家業分派僕人管理。主人按著各人的才幹給他們銀子,僕人不用擔心主人分多了或分少了,所分的銀子都是合適的,且必然足夠(五千兩等於當時一百年的收入),僕人的責任就是按主人所分派的好好經營。
及後主人回來,對僕人各有褒貶,但主人稱讚或責備不是基於僕人賺多賺少。主人對多賺五千兩和多賺二千兩的反應是一樣:「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21、23節)主人的責備也是基於僕人的態度:「你這又惡又懶的僕人。」(26節)由此可見,主人評價的標準在於僕人的自身(being),而不是僕人的所作(doing)。 對於忠心良善的僕人,主人先是予以肯定:「好!」繼而「升職」:「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最後更能享受主人的快樂。至於惡僕,沒有照主人所託的去管理、運用銀子,相反,將銀子埋在地裡,任人踐踏,這説明他內心其實輕視主人,且厭惡服事主人,無怪乎主人稱他又惡又懶。
今天主所交付我們的,就是各樣的恩賜,是每位聖徒都有的。有的是講道的恩賜,有的是服事人的恩賜(彼前四11),但無論是甚麼恩賜,主不看崗位,只需我們按所得的忠心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