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帶領
「以色列全會眾從以琳起行,在出埃及後第二個月十五日到了以琳和西乃中間、汛的曠野。」(1節)因著沒有糧食,以色列全會眾就向摩西、亞倫發怨言:「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耶和華的手下;那時我們坐在肉鍋旁邊,吃得飽足。你們將我們領出來,到這曠野,是要叫這全會眾都餓死阿!」(3節)其實不是摩西、亞倫把他們領到曠野,乃是神將他們領到此地。 神一直用雲柱和火柱帶領以色列人,他們或起行或安營,完全照著日間雲柱和夜間火柱的指示,所以神是有計劃地把他們領到百物不生的曠野,為要他們知道神會負一切的責任,叫他們認識這位帶領他們的神。此外,神要藉著曠野的環境,暴露他們的本相:只看見物質的需要,忘記神呼召他們出埃及的目的,也忘記神的帶領和眷顧,因此發出怨言。 不可發怨言 發怨言乃是毒根,像野火一樣迅速蔓延。當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人的反應就是不歡喜、發怨言,這是人類的本性,所以在每一天、每一個角落,都可以聽見怨言。丈夫與妻子、父母與兒女、上司與下屬、老師與學生之間,動不動就充滿怨聲;有人發起遊行、示威、抗議,往往一呼百應,因為引起人的共鳴─大家都不滿,結果造成巨大的傷害。出埃及記十六章,多次題到神聽見以色列人的怨言,並且他們的怨言不是向摩西、亞倫發的,乃是向神發的,因為是神帶領他們出埃及,來到曠野。 我們要學這功課:不可發怨言。若不除掉怨言,就不能進入迦南美地。民數記十四章26-30節告訴我們,以色列人不斷發怨言,結果二十歲以上的,沒有一個可以進迦南地,除了迦勒和約書亞。哥林多前書十章也告訴我們,要以發怨言的以色列人為鑑戒,因為他們不信帶領他們的神,不滿意神對他們的帶領,所以裡面非常不高興,就發出怨言,以致神不得不放棄他們。雖然他們蒙了救贖,卻不能進入所應許的迦南美地。多少家庭因著發怨言,造成很大難處,帶來許多不愉快的事情。教會的生活也是如此,若不滿這個、那個,裡面有怨氣,背後發怨言,接著引起一大群聖徒的不滿,教會就不能往前。我們不要看輕此事,怨言是會傳染的,給教會造成極大的傷害。 每天吃新糧 神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要他們成為聖潔的國民,活出合神旨意的生活。神的帶領非常奇妙,他不是從外面來改變以色列人,乃是給他們屬天的糧食。這糧食要在他們裡面產生作用、變化,建立新的性格、性情,叫他們行事為人與所蒙的恩相稱。「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五17)有新生命的人,需要新的糧食,所以神就從糧食著手,一方面領以色列人到曠野,當他們吃完舊糧食,地上的糧就斷絕了;另一方面,神給他們從天而來的糧食,這是給蒙救贖的人生命的供應,叫他們裡面起了生命的變化。食物對人有莫大影響,神給這班蒙救贖的人一種新的糧食、新的供應,是要改變他們的口味,繼而改變他們的揀選和目標。同樣,今天神要從根本上做起,藉著另一種糧食,改換我們的口味、性情和性格,叫我們的揀選符合神的心意。 當時從天上降下來的糧食,起名叫「嗎哪」,就是「不知道是甚麼」的意思,因為從來沒有人見過,這是天上的東西,地上是沒有的。昔日以色列人不知道是甚麼也不要緊,只管吃就可以了。今天我們知道這糧食就是主自己,他是從天上降下來生命的糧,吃的人就有生命,永遠不餓,永遠活著(約六51)。我們是新造的人,需要新糧食來養活新生命,這糧食既是主自己,也是主口裡所說的話,如經上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太四4)吃生命的糧,就是把主的話接受到心裡─不單接受,還要消化,變成我們的能源,不斷供應我們,叫我們有力量往前,並且在裡面產生變化,建立新的口味、羡慕、傾向、性格和性情,使我們合乎主用。 建立新生活 以色列人出埃及後,在曠野靠吃嗎哪而活,沒有別的選擇,喜歡不喜歡都要吃,並且每天早晨都要去拾取,否則日頭一出來就消化了。這表明主給我們新的生命、新的糧食,我們要藉此建立新的生活,行事為人要受限制。收集嗎哪的條例,帶給我們當學的功課:第一,每個人都要去拾取嗎哪,不能替人拾,也不能替人吃;第二,各人要按著自己的分量去拾取,多收的沒有餘,少收的沒有缺,顯明神全備的供應;第三,日頭一出來,嗎哪就消化了,所以我們要爭取機會讀主的話,因為有時間限制,若不爭取就會失去。 總而言之,我們每一天都要建立吃嗎哪的生活,無論吃多、吃少,都要去取用主的話。每天清早起來,就要爭取機會讀主的話─不是因循、慣性地讀,乃是吃進去,將主的話接受、消化到我們裡面,成為能力來供應我們。主的話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利劍更快,能夠刺入剖開魂與靈、骨節與骨髓(來四12)。怨言是肉體、魂裡的東西,藉著吃喝主話,就能把這些東西除掉。主的話也有洗滌的作用,他要用話中的水洗淨我們,除去縐紋、玷污等類的病 (弗五27)。 求主恩待我們,叫我們從出埃及記十六章學習功課:消極方面,不要隨意發怨言;積極方面,每天建立親近主、讀主話的生活,這是我們每個人─不論男女老少的需要。聖經是我們生命的糧食,我們要天天靠著它才能活下去,才能在主面前成為有用的器皿,讓神的旨意成就在我們身上。盼望主的話在我們裡面成為能量,發生功效,建立我們。我們要天天建立讀經的生活,即使不懂也不要緊。許多時候,我們只為著明白而讀經,但主的話是給我們去吃,所以不需理會懂不懂,只管吃,因為這是我們養生之糧。許多時候我們不懂經文的意思,但主就是要我們接受進去,成為我們的動力。同樣,許多時候我們也不懂得神的帶領,常常覺得不合我們的意思,就會抱怨神,覺得神不聽禱告。其實不是神不聽禱告,只是時候未到,或是神有另外的帶領。故此,不要因神沒有照自己的心意就發怨言,要認識帶領我們的是誰,他不會誤事,也不會錯。我們是神用重價買回來的,神何等愛我們,連他最愛的兒子也為我們犧牲,難道他還有甚麼留下不給我們麼?許多時候父母說「不」,是對子女的保護、拯救,所以我們要順服父神的帶領。有時候我們不明白神的作為,就會產生不滿,但新的糧食能消滅怨氣,在我們裡頭建立新的性情,叫我們能順服神的帶領。 在出埃及記十六章,神要以色列人學習的另一樣功課,就是生活、行動都要照著神的話語。神要試驗以色列人聽不聽他的話,就吩咐他們每天都要去拾嗎哪,不許留到早晨,結果有不聽話的,多拾嗎哪留到早晨,就生蟲變臭,白費了工夫。神又說,第七天不能出去拾嗎哪,在第六天要拾取雙倍的分量,但有人不聽神的話,在第七天仍去拾,結果甚麼也找不著。神藉著這兩件事,給予以色列人清晰的指引:要靠嗎哪維生,必須按照神的話而行。最後,神吩咐以色列人留一些嗎哪在約櫃裡,作為後代的記念。這表示我們建立了拾取嗎哪的生活,經歷了生命的糧的供應,人生有了變化,就要給後代作見證,讓他們都有同樣的生活和經歷。以色列人一直吃嗎哪直到進迦南,這糧食成為他們在曠野每一天的供應,活一天就吃一天。同樣,我們仍在地上,就要每天吃嗎哪,這是主所定規的,不能說信主久了就不再吃。 總結 巴望主恩待我們,藉著他的話來照亮我們,暴露我們的本相─我們與以色列人是同一性情的,沒有一點比他們好,叫我們從歷史中學功課,聽從主的話,建立每天讀主話、得供應的生活。若以色列民一直發怨言,不服摩西、亞倫,怎能打勝仗、進迦南?昔日只有二十歲以下的以色列人才能進迦南,因為他們完全與舊生活、舊環境、舊糧食了斷。這新一代是在曠野生的,一出生就吃嗎哪,直到進迦南。讓主的話不單叫我們得著生命的供應,還得著生命的裝備,帶領我們經過缺乏、試煉,使我們成為神的精兵,進入美地,為神爭戰,願主祝福我們。 (集合主日信息摘錄,謝德健弟兄講,未經講者過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