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信息

2009
九月

九月
27

 這段經文的背景是:主耶穌騎著驢駒子進耶路撒冷 (12-19節),眾人拿著棕樹枝來歡迎他、高舉他,喊著說:「和散那!奉主名來的以色列王是應當稱頌的!」曾經親眼看見主叫拉撒路從死裡復活的猶太人,也為此作見證(17節);眾人聽見主行了這神蹟,就蜂擁著一同歡迎主、迎接主(18節)。看見這情景,連敵對的法利賽人都認輸了(19節)。就在這時候,有幾個希臘人(外邦人)想求見耶穌(20-21節)。希臘人是求智慧,他們的文化是高超的,是眾人所嚮往、崇尚的。希臘人代表知識和智慧,現在也要來求見耶穌。

豐盛生命的途徑

 在人來看,這是一個人難得的事業高峰,是人生得意的時候,但就在這時候,主說出了23-26節的話。本來主可以乘勢而起,接受眾人的擁戴,作王來帶領猶太人,脫離羅馬統治,扭轉當時的形勢,復興以色列國。然而主沒有這樣作,因為他清楚知道自己來到世上的目的,也清楚知道達到這目的之途徑。正如主宣告說:「 …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十10)這是主來的目的,而達成這目的之途徑,只有十字架的道路,所以主沒有被當時的環境影響而揀選走寬闊容易的路。

 約翰福音一開頭就告訴我們:「生命在他裡頭… 」(一4)主乃是生命的源頭,他就是生命;到末了又說:「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二十31)這事的成就,乃是因為生命的主為我們上十字架受死,好釋放他的生命,叫我們因著信,就得著他的生命。主就是那一粒麥子落在地裡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我們都是他生命的子粒,這是主來到地上所要作的。

豐盛生命的榜樣

 主不單自己走在這生命的路上,還向當時及今後所有屬他的人宣告這生命的原則:「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失喪生命;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25節)這原則在聖經裡有許多例子,例如馬太福音十六章記載,當彼得認識耶穌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從此主才指示門徒,他必須上耶路撒冷去,受長老、祭司長、文士許多的苦,並且被殺,第三日復活。彼得就拉著他,勸他說:「主阿,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耶穌就嚴厲地對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接著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主不單對彼得嚴厲,也是對自己嚴厲。彼得因愛惜主才說這話,他不想主受害、受苦、受死,但主知道自己所要走的路。如果照著我們軟弱的天性,就會被觸動、有共鳴,因而自憐、自愛。主對彼得的嚴厲責備,是要暴露他對自己的愛惜,同時說出主堅定地走上十字架的路,毫不顧惜自己的生命。這生命的原則,在彼得身上是反面的說明,在主身上卻是正面的榜樣。

 哥林多後書十二章1-10節記載,保羅曾被提到三層天,得著很大的啟示,但十四年後他才說出這個經歷,且將自己隱藏起來,不高抬自己。從保羅身上,我們看見一個不愛惜自己生命的人,如何對付貪圖虛浮榮耀的自己。得著三層天的經歷,自然很想在人面前誇耀,但保羅卻一直沒有向人提及,背後的故事乃是對自己的嚴厲對付。直到十四年後他才因需要而逼不得已地說出來,並且說的時候仍是那麼謹慎,不顯揚自己,只誇自己的軟弱、無能,實在需要恩典,可見他是如何對付、捨棄、不愛惜自己。從保羅所寫十三卷新約書信中,我們看見生命的原則如何支配他:他活著是為了別人,向甚麼人就作甚麼人,只為著別人的得救、得益處、得建立,甚至放下自己的權利和自由,甘願受限制,不求自己的歡喜,只求別人的歡喜,他實在是照著生命的原則,活出更豐盛的生命,成為我們的榜樣。

不愛惜自己生命

 在此我們看見了豐盛生命的關鍵,乃在於我們如何對待自己的生命─是愛惜呢,還是恨惡呢?愛惜就是體貼、順著、保護、顧惜,要叫自己舒服、滿足,不能被惡待、被傷害、被踐踏。恨惡與愛惜完全相反,就是不體貼、不顧惜、不呵護,不以自己為中心,不求自己的完整,不為自己伸冤,對自己毫不客氣。若我們愛惜自己,不恨惡他,己就會變得越來越大、牢不可破,結果我們反被己控制,使我們的生命不豐盛。

 一位有屬靈洞察力的神的僕人寫了一篇文章,有關「如何克服緊張和受壓」,其中有話說:「自己就是緊張的中心和來源。」「我們往往力求保持屬靈的外貌,來獲取人的誇獎,卻忽略了神的讚許,我們大部分的緊張就因此而起。」「心懷怨懟、嫉妒、猜忌、憎恨,會破壞神經系統,產生緊張。這等情緒會破壞靈魂,更會摧毀健康,因此保羅勸我們要斷然除去。」這豈不一語道破許多人生命的情形?

 人心懷著許多負面的情緒,其實就是人對自己的愛惜;許多的埋怨,不肯饒恕,反叫自己落在不釋放、不暢快、心神不定的光景裡,導致靈魂和身體都受損受傷。故此,保羅教導我們要除掉一切的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惡毒,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弗四31-32),如此才能使我們真正經歷釋放、豐盛、光明的生命。

 今天教會是充滿己的生命,還是充滿主豐盛的生命?我們聚集的時候,彰顯了甚麼?這在乎我們如何對待自己─愛惜或是恨惡?主落在地裡死了,這就是十字架的道路。背十字架就是捨去自己、對付自己,不背十字架就是愛惜、保留、呵護自己,兩者的結局截然不同!

只揀選神的榮耀

 或許我們已認識這生命的原則,知道要走十字架的道路,但當環境臨到時,卻感覺很難揀選十字架。有時為著讓自己舒服暢快一點,我們不願走十字架的道路。我們不願意受苦,不願意揀選恨惡自己,不甘心看見別人亨通、興旺、暢快,自己卻不去反擊,甚至要忍受冤屈。特別當看見「惡人」得意洋洋,心裡就更憤憤不平…這些都可能是我們日常生活所面對的處境和感覺。要揀選走在生命的路上,往往就是反對自己天然的感覺與反應,究竟是甚麼會叫我們甘願揀選十字架的道路呢?

 讓我們再來看主的榜樣。主即將要上十字架,他的感覺並不容易,心裡非常憂愁、矛盾,不知說甚麼才好。主感到害怕,所以求父救他脫離這時候(27節)。主沒有我們那樣墮落的生命,也沒有我們那樣歪謬的己,他是無罪的、完全的,但面對這時候,在人性裡也有自己的意思。約翰福音沒有記載客西馬尼園的禱告,但27節就如同客西馬尼園的光景和感覺。主在客西馬尼園禱告說:「我父阿,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廿六39)主有自己的意思,願父救自己脫離這時候,但最終他只要照父神的意思。照著主的意思,最好不要經過這時候,因為完全聖潔、無罪的主竟要成為罪,實在難以接受!這位主是生命的源頭,也是賜生命的,竟然要進入死亡;這位萬福之源、賜人祝福者,竟然要受咒詛;這位是光的神,竟然要進入極大的黑暗裡;這位父懷裡的獨生子,竟要與父分離…正是這些光景,叫主心裡憂愁,所以求父救他脫離這時候。

 面對這些光景,主實在難以揀選,但主的禱告成為我們的光照和啟示,也成為我們揀選的原因和動力。主說:「父阿,願你榮耀你的名。」(28節)在主的揀選中,他願父的榮耀得著彰顯。他來到世上,就是要來彰顯父,叫父得著所有的榮耀,這就支配了主一切的揀選。當中雖有極大的矛盾和困難,但他揀選放下自己、捨棄自己,像一粒麥子落在地裡死了。主的揀選是父的榮耀,求主如此得著我們,在人生的各樣處境和階段中,讓神的榮耀、旨意、計劃和喜悅支配我們,叫我們揀選放下自己、對付自己、恨惡自己,只求主得著榮耀。所有的揀選其實都是歸結於揀選自己抑或揀選神,要自己的保全抑或要神得榮耀。求主使我們人生的中心從自己轉到神,得著我們不愛惜自己的生命,只求他的喜悅和滿足;這樣,亦惟有是這樣,才叫我們經歷豐盛的生命,經歷真正的滿足和暢快。願我們都照著這生命的原則去行。

(集合主日信息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