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會信息

生命的重整

作主見證人

2013
六月

六月
23

 主耶穌還未回來,我們在地上仍要生活,延續主的見證。昔日古聖作見證實在艱難,今時代為主作見證同樣不容易──艱難不在於程度,乃在於形式。今個世代就像「磨難的日子」(弗六13),「磨」是有時間性的;儘管以前我們很剛強,但在職後因著各種的環境,為主奉獻的心志被慢慢磨掉,對主的心逐漸冷淡。現今世代滿了各樣的挑戰和撒但的試探、攻擊,叫我們不能專心仰望耶穌,結果難以為主作見證,但主仍要得著我們。

 在這世代,有種種原因叫我們不能為主作見證,包括:第一,在主以外尋找代替品:雖然我們都知道以別的代替耶和華,愁苦就必加增(詩十六4),但仍舊以其他事物代替神。第二,向現實低頭:向現今文化、潮流妥協,以致無力抗拒。第三,追求感官刺激和魂的滿足:若我們追求地上的刺激感和滿足感,怎能作主的見證人?第四,怕受苦,怕受傷,怕挑戰,不想面對艱難:作見證人,必須受苦並面對艱難。昔日法老奴役以色列人,他們因工作量太多而覺得命苦,以致忘記自己是神的選民。同樣,如果我們埋怨自己命苦,就會忘記前面的標竿,失去該有的動力。第五,走捷徑,希望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我們尋求神,卻沒有等候神;神未有回應,我們就行動了。使徒行傳一章指出:作見證人,必須經過禱告等候神。第六,對神的主觀經歷不足,缺乏屬靈內涵:我們不能安靜在神面前,失去與神獨處的經歷。第七,信仰與職場不能結合,甚至脫節。

所是重於所作

 每個時代的挑戰都不同,見證的託付卻是一樣,神始終沒有放棄我們,仍要我們作見證人。見證的延續不單單重在我們的言行,更重在我們這個人,正如以諾沒有人看為大的工作,沒有建方舟,沒有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但他與神同行三百年,生活中見證神。又如耶穌傳道前,他隱藏的生活已經得蒙神的喜悅,可見神看重我們的所是,多於我們所作。

 「耶和華說:你們是我的見證,我所揀選的僕人。既是這樣,便可以知道,且信服我,又明白我就是耶和華。在我以前沒有真神…所以耶和華說:你們是我的見證。我也是神。」(賽四十三10、12)以色列的存在為要見證耶和華是神,見證神的所是和所作,但他們失敗了,外面嘴唇尊敬神,裡面心卻遠離神(賽廿九13)。我們的光景又如何?

 大衛是合神心意的人(徒十三22),建殿前已蒙神喜納,這不是基於他的所作,乃是因著他的所是。雖然聖殿由兒子所羅門建造,但大衛首先被神充滿,心裡就顧到神的需要。簡言之,作主的見證人,不在於我們做了甚麼,而在於我們是否貼近神,不顧自己,單單顧念神。

重整價值觀

 要延續主的見證,必須重整生命;在重整以先,必須拆毀生命中的攔阻(耶一10)。我們都有主作新生命,但也有許多舊造,若不除去,就不能作主的見證人。故此,聖靈要在我們身上作工,除去生命中的攔阻,叫我們有能力活出主的見證。我們的生命有兩大方面需要重整,就是價值觀和屬靈生活的重整。「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十二1-2)「效法」的原文是「模成」,世界不斷影響我們,要使我們成為世界的樣式,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心意更新而變化。基督徒的一生都是在變化的過程中,價值觀一直轉移。價值觀的重整,包括以下五方面:

 第一,優先次序,設下底線。要為在職生活設下底線:是否合乎神的公義?是否與聚會時間有衝突?以色列人為法老建造積貨城而覺得命苦,可見世界工作和要求是沒有休止的,況且職場的利益不是神的利益,我們不能為著法老的需要而忽視神的利益。若我們渴望擁有美好的前途而不惜天天埋首工作,賣身給職場,縱然來了聚會,卻帶著疲乏身軀,我們的底線便開始挪移,就如羅得把帳棚由約但平原挪移到所多瑪(創十三12),結果便是停止聚會。

 第二,得與失:失去地上的事物,卻得著屬靈的事物,這是值得的。即或我們受冤屈的苦楚,但良心對得住神,這是可喜愛的(彼前二19)。得與失是魂的爭戰,但轉向我們的大牧人耶穌基督就能經歷魂的救恩,如經上說:「你們從前好像迷路的羊,如今卻歸到你們靈魂的牧人監督了。」(彼前二25)

 第三,看每一個挑戰或難處是得著主、見證主的機會。沒有難處,屬靈生命就原地踏步;靠著主經過艱難,就能更多得著主(賽三十20)。因著價值觀的改變,我們甚至能把患難看為榮耀(羅五3-5)。

 第四,有受苦的心志,願意放下安舒。苦可能來自同事的不合作、工作上的壓力冤屈、上司的無理要求等,但我們不能被環境挑動情緒,倒要學習轉向主,靠著主的恩典控制情緒。保羅在亞西亞遭遇苦難,被壓太重,力不能勝,這叫他不靠自己,只靠叫死人復活的神(林後一8-9)。同樣,我們要靠基督的忍耐面對一切壓力甚至冤屈,這原不是我,乃是基督(帖後三5)。

 第五,捨棄才有得著。在重整價值觀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放下,特別是放下自己,叫我們能夠更多得著主。有些聖徒擁有某種才幹,但他們求別人的認同,要別人看見自己的能力,這就是求人的榮耀(約五44)。最難放下的就是自己,因為人都是欣賞自己,不想被小看,這是隱藏的危機,所以我們要向自己說「不」。

 以上的重整,靠著自己是不能的,但裡面的新生命是能的。我們要操練這個生命,只有操練才能達至敬虔(提前四7-8),敬虔就是像神。

重整屬靈生活

 除了重整價值觀,還要重整屬靈生活。在尼希米記六章,城牆已修畢,但尼希米記並未完結。外面的城牆雖已修復,但以色列人內在的屬靈生活同樣需要重建。尼希米記八章至十三章題到五點屬靈生活的恢復:

 第一,「他們清清楚楚的念神的律法書,講明意思,使百姓明白所念的…次日,眾民的族長、祭司,和利未人都聚集到文士以斯拉那裡,要留心聽律法上的話。」(尼八8、13)神要百姓留心聽律法,並要清楚明白。「我要在你的命令中自樂;這命令素來是我所愛的。」(詩一一九47)願我們恢復對神話語的鄭重,認識神的話是甘甜的,能帶領我們經過生命中的一切難處。第二,我們每一天的生活都要爭取與神獨處的時間,並且開始於認罪、敬拜。保羅晚年的時候,因著更深的認識神,就認識自己是罪人中的罪魁;尼希米一想起神的作為,就敬拜坐在寶座上的神。第三,我們要將最好的奉獻給神,包括我們的主權。基督徒的一生就是每天都把主權轉移給神。第四,寶貴團體的生活,在神的殿中供職。我們的見證是為著教會,成為團體的見證,如果與教會脫節,無論個人的見證多強,也不蒙神喜悅。第五,棄絕一切外邦人的惡事和世俗,過分別的生活。

 我們不應計算自己為神做了多少事情,而是有否為神生活。以諾與神同行三百年,沒有作過甚麼事,卻在神量給他的環境中見證神。生活中固然有挑戰,但神同樣賜下救恩,拯救我們脫離諸般的兇惡(提後四18)。我們能夠過這樣的生活,是因著愛主,他的笑容是我們的鼓舞,他的榮耀是我們的吸引,他的同在是我們每天的力量。司提反殉道的時候,看見天開了,耶穌站在神的右邊。耶穌原本是坐在寶座上,這時站起來迎接司提反,這成為司提反的力量,也成為我們的吸引。

總結

 「建殿是用山中鑿成的石頭。建殿的時候,鎚子、斧子,和別樣鐵器的響聲都沒有聽見。」(王上六7)建殿的石頭被鑿得整整齊齊,石頭之間沒有一絲空隙。「石頭」就是我們,「山中」就是我們的職場,在此我們每一個在每一天的職場生活要被神拆毀和重整,成為聖殿來見證神。惟有鑿成的石頭,才能帶進聖殿真實的建造;我們的生命重整,乃為著教會的建造,帶進神的國。凡不能見證主的東西,都要被拆毀。讓我們都與聖靈配合,願意被神拆毀和建立,延續主的見證。

(在職特別聚會青年組第五堂信息摘錄)

 

Generic selecto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頁面
家訊
分區動態
主日報告
信息錄音
資源庫

更多...

Generic selecto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家訊
頁面
分區動態
主日報告
信息錄音
資源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