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一三二篇是最長和最中心的上行詩,作者應是大衛後裔中的一位君王,主要論到神安息之所。本詩分為兩大段:第一段是1-10節,大衛向神禱告、起誓,然後神進入安息之所;第二段是11-18節,神向大衛起誓,並向錫安賜福。這兩大段互相呼應,人若能進入前十節的負擔和實行,自然就有後八節神的祝福臨到。
大衛的誓願 1-5節講到大衛及詩人的誓願。大衛受苦,是因他向耶和華起了誓、向雅各的大能者許了願。起誓許願的內容就是3-5節:他持續受苦、不眠不休,直等到為耶和華尋得所在,為雅各的大能者尋得居所。今天我們為了甚麼受苦呢?為了甚麼向神許願呢?又為了甚麼不眠不休呢?求主將大衛及詩人的靈賞給我們。 大衛住在香柏木的宮中,想到神的約櫃在漂流無定的帳幕裡,四處遷徙,就起意要為耶和華建造居所。大衛在人生最風光之時,反而放下自己的私人空間,放下自己的個人需要及安舒,要起來為耶和華尋得所在。他的人生焦點不是自己,而是神並他有沒有居所、有沒有安息。今天我們可能得著成就,外面看來已經安息了,但神安息了嗎? 合乎神心意 「我們聽說約櫃在以法他,我們在基列耶琳就尋見了。」(6節)約櫃是神吩咐摩西造的,乃會幕中最神聖、最重要的物件。約櫃代表神的同在、榮耀及見證,放在帳幕的中心位置,其上有不能分開的施恩座,約櫃與施恩座就是神與人相會相交的地方。在那裡神會審判人,亦會憐憫人、施恩給人,因著血而赦免人的罪、接納人。故此約櫃不但是帳幕的中心,亦是以色列人事奉、生活、工作、爭戰的中心。 昔日以色列人行走曠野,是由約櫃帶領。他們過約但河,是由祭司先抬約櫃踏進河裡,河水就分開,然後進入迦南地;他們能戰勝迦南人,也是因著約櫃引導的緣故。約櫃可說是代表神自己,但那時約櫃是在移動的帳幕裡。 撒母耳記上四章記載,以色列人離棄神,神就使非利士人攻打他們。以色列人迷信,以為抬出約櫃就能得勝;他們「擺佈」神,結果神容許他們打敗仗,約櫃更被擄到非利士地,這是以色列的國恥。後來神親自作工,降禍於非利士人,使他們將約櫃運回以色列地,放置在基列耶琳,但這是田野樹林之地,神好像無家可歸。 大衛的起意,並非始於他已經作王的時候,而是他自小就有此意。「我們聽說約櫃在以法他」更好譯作「我們在以法他聽過約櫃」,以法他就是大衛出生之地,即伯利恆。約櫃被擄的時候,大衛還未出生,他是從敬虔的先袓口中聽過約櫃的歷史。他聽見這段歷史,必定萬分感慨:為何代表神榮耀、神同在的約櫃,落到如此光景? 在大衛小小的心靈裡,已留下起意的種子:「我的人生,必須為神及神的約櫃打算!」那時大衛不足十七歲。大衛是合乎神心意的人,因為大衛從小就體貼神的心。一方面他與神的關係很親密,另一方面對神的約櫃、神的居所、神的安息很有負擔。我們人生的方向,是否摸著神的心呢?我們應該像大衛一樣,從小認識神和他的約櫃,曉得神在地上需要安息之所。 為著神的殿 大衛受膏後的廿五年,充滿打拚和爭戰,其中有十年多被掃羅追殺。大衛被追殺期間,漂流無定,沒有安息,因此他應更深體會約櫃在基列耶琳也是無安息。後來他被立為全以色列國的王,第一件事就是攻打位於耶路撒冷的錫安保障。神祝福大衛,使他取下這城,於是他將約櫃從基列耶琳送到錫安。大衛的整個人生,由少年到打拚、爭戰、漂流,直至安頓在耶路撒冷,定為國家的首都,第一件掛念的事,就是神約櫃的所在(神的約櫃就是神的寶座)。這表明大衛不認為是自己作王,而是神在耶路撒冷作王。 「因為耶和華揀選了錫安,願意當作自己的居所,說:這是我永遠安息之所;我要住在這裡,因為是我所願意的。」(13-14節)這是神的心願,亦是神的宣告。當初定錫安(耶路撒冷)為首都的是大衛,但這裡說耶和華揀選了錫安,說出人的意願與神的意願合拍;大衛緊貼神的心,因此知道神的揀選。大衛作王後,就將約櫃送到耶路撒冷,然後起意為神和約櫃建造一個穩定的居所,就是聖殿。 大衛的人生,經過了少年時期、打拚時期和安定時期;無論哪一個時期,他都想到神的需要,一直為著神。當大衛起意為神建居所的時候,神十分喜悅,因為他執行了摩西在申命記所寫的:神要得著「立為我名的居所」。雖然大衛不能為神建殿,但神仍十分喜悅,並大大賜福給他並他的後裔,直到永遠(撒下七)。當人為著神,所得的福不單是今天,更是來世並直到永世。求主恩待我們,願這篇詩篇不單是大衛的感覺,也是我們的感覺。 神吩咐大衛不可起聖殿,但他沒有覺得此事與自己無關,反而繼續為神的居所受苦,不眠不休:第一,為聖殿預備許多材料;第二,從神直接領受聖殿的藍圖,指示給所羅門及以色列人;第三,為聖殿安排事奉的班次;第四,勸勉眾人為聖殿奉獻。大衛將一生絕大部分的積蓄為著聖殿,但仍覺不配,因他知道一切都是從耶和華而得。大衛認識自己的一切成就,不是靠自己而得,而是神賜與的,故此將神給他的完全獻給神。這就是大衛的人生,難怪新約明說他是緊貼神心意的人(徒十三22)。因著大衛預備了一切,所羅門得以坐享其成,只需七年多就建好聖殿。 神人得安息 聖殿完工,詩人就向神呼籲及禱告(7-10節)。如果我們認識神的殿是神的居所,有神在其中,我們每次進到神的聖殿,就會「在他腳凳前下拜」,全心敬畏神。願我們都有詩人的認識,每次聚會都有如此呼求:「耶和華阿,求你興起,和你有能力的約櫃同入安息之所!」(8節)求神在教會中有安息。今天我們的言行舉止是否叫神安舒呢?神在我們中間是否有安息呢?巴望我們每一次聚集,神都能在教會裡、聖徒中找到安息。教會不單是外面人群的聚集,更應有神的同在,神在此有見證、得榮耀,叫神被高舉。「願你的祭司披上公義!願你的聖民歡呼!」(9節)我們有沒有詩人的願呢?願我們每一個都披上公義,過義的生活。我們在聚會中,是否歡呼喜樂?因為聖徒的聚集乃地上最大喜樂!若我們沒有這感覺,可能由於缺乏了對神居所的負擔,缺乏對約櫃的鄭重,缺乏公義的生活。 當人有1-10節對神居所的負擔、人生的誓願、受苦和不眠不休的行動,就帶下11-18節神無限的祝福。11-12節是神的起誓,雖然大衛的後裔大多不好,但神不會反口,一直守住這個約,使大衛的子孫永遠坐在寶座上,直到圓滿的應驗在耶穌基督身上。今天這應許同樣應驗在我們身上,當教會有正常的光景,作神居所,讓神安息,基督就在這裡作王掌權。 當我們的人生最高目標是為著神家的需要,叫神得榮耀,神就「使其中的糧食豐滿」(15節),叫我們得飽足。當人為著神,神就為著人。如果我們的人生只顧個人需要,就算擁有豐富的物質生活,也沒有安息,因為靈裡未飽足,仍舊虛空。若果我們覺得聚會、禱告、讀經、生活、工作乏味,原因是以自己為中心,所以做甚麼都不飽足。我們要先求神的安息,當神有安息,人便有安息,靈裡得飽足,人生不空虛。 總結 只要神得著安息之所,基督的權柄就能顯明。今天教會的光景應是:基督坐在寶座,作王掌權;糧食豐滿,人人飽足;祭司團高舉神、敬畏神,披上救恩,蒙神拯救,脫離肉體、世界、罪惡,聖民大聲歡呼;戰勝仇敵,得著榮耀。願詩篇一三二篇成為我們的禱告祈求和實踐,叫我們為著神的居所受苦,預備自己成為建造教會的材料。求主恩待我們,讓我們有屬靈的看見及心願,奉獻自己,擺在教會中,成為一班讓神有安息的人。 (六月份集合主日信息摘錄) 主題經文 因為耶和華揀選了錫安,願意當作自己的居所,說:「這是我永遠安息之所…」(詩一三二13-14) 信息重點 1.大衛的心願與神的心意,深淵與深淵響應。 2.神的心意-揀選並建造教會作ㅐㅔㅇ他安息之所。 3.我們的心願-奉獻自己,叫神得著他安息之所。 實行回應 在聚會中享受救恩,同被建造,作祭司獻祭事奉,作聖民歡呼讚美,叫神得著安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