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信息

2009
三月

三月
8

讀經:約翰福音一章1、4、14、18、29、51節,二十章30-31節

圖像與實體

 過去三年,神帶領教會查讀創世記和出埃及記,今年我們一同來查讀約翰福音,因為約翰福音與創世記、出埃及記有密切的關係。創世記論到神的創造,以及神在人生命中的揀選、呼召和陶造;出埃及記論到神在人身上的拯救、引領,並且啟示神自己和帳幕的建造。簡言之,創世記和出埃及記說出神在人身上的工程,目的是叫人得著神的生命,能夠彰顯神、代表神,並且建成會幕,讓神住在人中間,充滿神的榮耀。約翰福音同樣論到生命和神的家、神的住處,正好與創世記和出埃及記的主要路線─生命與建造相同。

 約翰福音與創世記和出埃及記的用詞不少是類似的,單從約翰福音一章就有不少例子,如:創世記的開首是「起初」,約翰福音的開首是「太初」;創世記一章題到神、創造和光,約翰福音一章也題到神、創造和光;創世記題到天梯(廿八12),約翰福音一章論到主耶穌就是天梯的實體(51節);出埃及記十二章講到羔羊,約翰福音一章29節也題起;出埃及記後段專論帳幕,末了神的榮耀充滿整個帳幕,約翰福音一章就說到主是道成了肉身,支搭帳幕在人間,顯出神的榮耀(14節)。整卷約翰福音,乃是說明主耶穌是那真帳幕,是舊約帳幕的實體和應驗。我們一同查考約翰福音,求主開啟我們,向我們說話,叫我們進入其中的豐富,以至教會充滿基督的生命,成為今天神的帳幕、神的居所,讓神的榮耀顯在我們中間。

內容與特色

 約翰福音的作者是使徒約翰,他在書中稱自己為主「所愛的那門徒」,而他可稱為「愛的使徒」,本書也十分著重「愛」,總共出現了五十次。本書寫於主後八十五至九十五年,對象是當時神的兒女和未信的人,當然也是寫給今天所有神的兒女和未信者。約翰福音有不少特色,包括以下三方面:

 第一,內容獨特:馬太、馬可和路加福音的內容十分相似,故此稱為「符類福音」或「對觀福音」。約翰福音卻別樹一格,約百分之九十的內容與其他三卷福音書不同。本書主要記載主在猶太地的工作,內容大多是有關主對個人、門徒和猶太人的言論。

 第二,言簡意賅:約翰福音的用字簡單、淺白且形像化,例如:光、羔羊、葡萄樹等等,叫人一讀即明,但內容卻非常深邃。本書某些用字經常出現,尤其是一章1-18節的序言,當中起碼有十個字詞是重覆使用的,例如「世界」全書共出現了七十八次,此詞包含至少六個不同的意思,可指宇宙、地球、世人、大多數的人、敵擋神的人或系統等等。「他在世界,世界也是藉著他造的,世界卻不認識他。」(一10)這裡題到三個「世界」,很可能各有不同的意思。我們查考約翰福音,需要留意多用的字,有時也要留意同一用字的不同意義,不要輕易忽略。

 第三,亦淺亦深:約翰福音的內容可以很淺白,也可以很深奧,在乎人怎樣去讀;不同程度、年紀的人,均可從中有所得著。本書題到的真理,例如神愛世人、彼此相愛等等,是十分清楚明白的。另一方面,某些經節的意義不容易理解,例如:「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一1)這三句話分開來看,我們都明白,但放在一起就不容易明白:既說「道與神同在」,表明「道」與「神」是獨立存在的,為甚麼又說「道就是神」?這在邏輯上是解不通的。又如主對馬大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你信這話麼?」(十一25-26)信主的人何時復活?若只在末日復活,這就與馬大的想法相同。何謂「永遠不死」?難道信主的人都不會死亡嗎?可見某些經節不能以為理所當然,我們需要仔細查考、禱告、仰望,求主來光照、啟示。

聖經的功用

 約翰福音十四至十七章,記載主在臨死前對門徒的長篇講論和禱告,可謂整卷書的精華,當中蘊藏非常深奧的真理,我們可能似知非知、似懂非懂。例如主對門徒說:「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我在那裡,叫你們也在那裡。」(十四2-3)主為我們預備的地方,是指一般人所理解的將來的「天家」,或是指今天父神的家?這需要我們仔細查考。

 凡用心查讀約翰福音的人,都能得著供應。有一位八十多歲的弟兄,信主前在美國的頂尖大學修讀化學工程,成績名列前茅。一位基督徒同學向他傳福音,經過多番講論、爭辯,近四年之久,他仍然不肯信主。有一天,這位基督徒同學不再與他辯論,卻邀請他做一個「實驗」,就是一同讀聖經。他是讀科學的,很著重實驗,於是一口答應。他們由約翰福音開始,先讀頭三章,沒有使用參考書,只是「清讀」聖經。這一天,神就來光照、開啟,他便決志信主了。這位弟兄見證說,當他讀約翰福音時,感到神在宇宙的邊緣呼喚他,同時又站在他面前向他說話,使他茅塞頓開、心弦振動,改變了他的一生。自得救後,五十多年來這位弟兄仍然天天考查、研讀聖經。神話語的豐富,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盼望我們查讀約翰福音,都蒙主開啟,得著供應,成為有福的人。

耶穌的身分

 約翰福音大致可分為兩大段落:第一段落是一至十二章,講述主耶穌乃道成肉身,住在人中間,將生命、恩典、真理和光帶給人,來表明神、榮耀神。第二段落是十三至廿一章,講述主經過死而復活,叫信徒可以到神那裡,並且得著聖靈,讓神可以住在人裡面,也叫人可以住在神裡面,使神、人可以互住。

 約翰福音的主旨(寫作目的)是:「耶穌在門徒面前另外行了許多神蹟,沒有記在這書上。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二十30-31)約翰說主耶穌行了許多神蹟,但本書前十九章只記載了七個神蹟,是四福音中最少的,因為神蹟本身並非主體,最重要的乃是神蹟背後的屬靈意義。例如主行了五餅二魚給五千人吃飽的神蹟後,就用了許多篇幅來解釋這個神蹟(六章),為要表明自己是生命的糧。神蹟的原文可譯為「記號」、「標記」,透過神蹟,我們可以更認識耶穌是誰─他是基督,是神的兒子。

 耶穌是基督,說出他是神的受膏者,執行神所託付他的任務,就是榮耀父神和賜人生命,這是主在地上最重要的兩方面工作(十七2、4)。耶穌是神的兒子,說出他的神性身分。約翰福音特別啟示耶穌是神子,所以內容與其他三卷福音書不同,例如本書沒有記載主的家譜和降生,因為他是在太初就與神同在的那位(一1);沒有記載主登山變像和被接升天,因為他是從天降下卻仍舊在天的(三13);也沒有記載主受試探和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因為他是神子。本書每一章都顯明主的神性,並且主多次宣告自己就是「我是」,這是惟有神才可用的自我宣稱(出三14),因此招來猶太人的痛恨。此外,主說:「我與父原為一。」(十30)「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十四19)「我在父裡面,父在我裡面。」(十四10)均顯明主與父神是同等的。

豐盛的人生

 人相信主,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信」在約翰福音共出現九十八次,全是動詞,不是客觀的信仰,乃是持續不斷地「信入」主、接受主、倚靠主。我們要一直信靠耶穌,得著豐盛的生命。沒有主的生命,是有限、虛空、黑暗、疾病、乾渴、軟弱、殘缺、死亡、絕望的人生;有主的生命,就得著重生、滿足、得醫治、得餵養、解乾渴、光明、釋放、自由、死而復活、有盼望的人生。我們的人生信靠甚麼?環境和人不可靠,連自己也不可靠;惟有一直接受主的生命,作我們的生命,才能有豐盛的人生(十10)。

 主的工作不單賜人生命,並且榮耀父神。今天我們的生活和事奉,是否榮耀神?或是榮耀自己和別人?主在地上並不看重事工,最重要的乃是榮耀神,這是最崇高的人生目標。更進一步,不單是個人榮耀神,乃是團體一同來榮耀神。神的兒女是葡萄樹上的眾多枝子,當我們多結果子,神就因此得榮耀(十五8)。我們彼此相愛、合而為一,神就得著最高的榮耀。願我們的人生,乃是事奉神、榮耀神的人生,這就是豐盛的人生。

(集合主日信息摘錄)

 

Generic selecto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頁面
家訊
分區動態
主日報告
信息錄音
資源庫

更多...

Generic selecto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家訊
頁面
分區動態
主日報告
信息錄音
資源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