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信息

豐盛生命的入門

豐盛生命 豐盛人生(三)

2009
六月

六月
7

 「…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十10)整卷約翰福音題到多次「生命」,但只在這裡題到豐盛生命。「生命」在原文裡有三個不同的詞,分別代表體(bios)、魂(psuche)、靈(zoe)的生命;靈的生命,也就是神永遠的生命。約翰福音經常題到永遠的生命,卻沒有題到體的生命。要認識生命殊不簡單,求主先除去我們已往的觀念,因為若我們對豐盛生命的領會不正確,就很難進入豐盛的生命裡。

主是羊的門

 約翰福音三至九章題到的人生,都是不豐盛的人生,試問這些人怎樣能進入豐盛生命呢?所以主在十章特別講到他是門,是好牧人。門是為著進入的,所以我們要來看豐盛生命的入門。我們活在這世代,越來越數碼化,但豐盛不能用數碼化的頭腦去領會─不要想怎樣才算是豐盛生命,不要太看重定量,因為豐盛不是量的問題,乃是境界的問題。「豐盛」的字根是地界、範圍,凡是在這範圍之內,就被包括在豐盛裡。「豐盛」具有很強的包容性,不是說有多少才算豐盛,而是在這對的境界裡就夠了。

 當主耶穌受撒但試探時,他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太四4)這裡的活著,不是指肉身和魂的活著,乃是指靈的活著,意思是你若活在靈裡,還是要吃飯,但不是只吃飯、單靠吃飯,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約翰福音題到好些人的生命不豐盛,因為他們活在不正確的境界裡,所以沒有滿足;這不在乎程度的問題,乃在乎有否活在正確的境界裡。若我們活在不正確的境界裡,就要出來,經過耶穌這個門。主耶穌不單是門,也是好牧人。羊是最愚蠢的動物,沒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最容易走迷路。當羊走迷路時,就失喪了,但主耶穌是門,要把我們從錯誤的境界帶出來,並且一直在我們前頭走。主是我們的榜樣,他向我們顯明他是好牧人,並且為羊捨命,就是捨去魂。願我們都能將人帶到正確境界裡,作他們的榜樣,在他們前頭走,好像主那樣帶領我們。

豐盛的境界

 我們都如羊走迷,詩歌382首「是愛的神作我牧人」第三節:「我時迷路,他來截回,再側我心受他支配。」迷路指滑落到不豐盛的境界裡去,這時主耶穌要來截回。主來是要叫我們得豐盛的生命,所以不要忘記主是門,也是好牧人,我們要藉著他從自己的境界裡出來。豐盛的生命不在於我們信主多久,乃在於一再願意被主截回,帶回到正確的境界裡。若我們在正確的境界裡,觀點就完全不一樣了。豐盛生命不是憑著禁慾主義或縱慾主義,也不是酸葡萄的心態,這些都不是進入豐盛生命的路,我們不要入這個門。

 盼望我們不要用數碼式的頭腦去領會豐盛的生命,因為人心都是不滿足的。有時我們或會用樂觀的哲學去解決問題,去滿足自己,但聖經不講滿足,乃是講知足。此兩者的不同,就是境界的不同:滿足是數碼式(digital),知足是模擬式(analogue)。豐盛的生命,就是叫我們經歷「…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提前六6)「敬虔」的意思是好的敬拜,指人有一種懼怕─不是懼怕神的權能、公義、刑罰和忿怒,而是惟恐得罪神。因著這心態,然後在心裡就產生一種敬畏,這敬畏就顯在一切的生活中,這就是活在正確的境界裡,也就是活在與神交通的境界裡。

 七十年代,在香港有一位作教師的姊妹,她不單自己有豐盛的生命,並且帶領了七十多位弟兄姊妹一同進入這豐盛的生命中,今天許多在教會中盡功用的肢體都是她的學生。此外,許多人因她的見證而選擇作教師。後來這位姊妹到了其他國家,一直都是如此影響人,帶領人一同進入豐盛的人生,成為許多人的激勵。

 還有翻譯聖經的達祕,他晚年時常常來到主面前說:「主阿,我還是愛你!」他豐盛的人生,正如他的墓誌銘所描述: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的;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參林後六8-10)。他們的見證,說出他們不單是入門,更是經歷豐盛的生命。

經歷豐盛生命

 盼望我們看見,歷世歷代許多認識、經歷更豐盛生命的人,不單是個人蒙恩,他們更留給那時代深刻的印象,對那時代有影響力。對在職聖徒而言,職業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時間,我們每個人都要問自己:「人活著是為了甚麼?我到底是憑甚麼活著?」當然我們都要吃飯,但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今天我們在哪一個境界活著?每天花時間在甚麼事上?對社會有甚麼影響?大衛按神的旨意服事了他那一世的人,就睡了(徒十三36)。若是主的再來遲延,我們都要經歷死,那麼我們的墓誌銘會怎樣寫呢?

 詩歌493首「前途如何我不知」第四節:「寧願暗中與神同行,不願光中孤單;寧願憑信與神同行,不願憑著眼見。」我們若在靈的境界裡,外面環境好像不大清楚,但仍能憑信與神同行;若是憑眼見的話,即使看見外面環境非常好,但不覺得神與你同在,就沒有平安。我們若要經歷豐盛的生命,就要學習留在與神同在的境界中。

 寫這首詩歌的詩人三十多歲時意外身亡,他的墓誌銘用了約翰十五章13節:「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這裡的「捨命」是指捨去魂生命,不單是體的毀壞,說出他是一直捨棄魂生命的人,經歷了豐盛的生命,跟從好牧人,並作群羊的榜樣。

信心見證人

 十九世紀有一個人名叫約翰.牛頓,他寫了一首很著名的詩歌,就是「驚人恩典」(簡譜本72首)。他有一位非常敬畏主的母親,從小將福音傳給他。牛頓長大後成為海員,從此沾染了很多惡習,作了許多壞事,甚至販賣奴隸。有一次行船時遇見滔天巨浪,他怕得要死,就呼求自小所認識的神,結果從風浪中被拯救出來,他從此成為得救的人,一生服事主,並且寫了「驚人恩典」。

 詩歌第二節:「恩典教導我心懼怕,又將懼怕除掉。」牛頓實在懂得甚麼是豐盛生命,他是入了門的人,也是上了路的人。他從前過著犯罪的生活,現在痛改前非,但他知道並非立志改正後一生就沒有問題,試探仍然存在,會叫他從靈的境界滑出去,回到魂的境界裡。為這緣故,他說:「恩典教導我心懼怕。」當他回到靈裡時,懼怕又除掉。基督徒要進入豐盛的生命,常是這樣矛盾。我們常進到靈裡然後又滑出去,所以應該有敬畏的懼怕。當我們從靈的境界滑出去,生命就不豐盛了;我們要經歷豐盛的生命,就要一直留在正確的境界裡。

 牛頓蒙恩以後,幫助了很多人,其中一位是威伯福斯,他的背景跟牛頓一樣,生活也是一塌糊塗,得救後有了徹底的改變。威伯福斯是英國的國會議員,因著牛頓的影響,他領導國會在一八三二年通過著名的「廢除奴隸制度法案」。當時估計若這法案通過,英國的收入將減少一半,因此歷史學家譏諷為「自願經濟自殺」。然而,法案通過後,英國不單沒有經濟自殺,在十九世紀更成為世界最強盛的國家,帶進英國屬靈的黃金時代,包括:弟兄會的興起、聖經的解開、海外宣教工作的開展…牛頓實在服事了他那個時代的人,帶進英國屬靈的復興,使全球因此蒙福。這些信心的見證人,都是入了豐盛生命的門,走上了豐盛生命的路。

總結

 我們都不知前途如何,每一次向前跨出一步時,常要求主帶我們回到正確的境地,不要以為進入一次就好了。每一次當我們敬虔、知足時,也就有心安和喜樂。為甚麼在金融海嘯這樣的環境下,仍能心安和喜樂?因為我們的眼界被拔高了,我們的視野被擴大了。盼望主恩待我們,叫我們看見主將我們擺在這裡,是由於他的憐憫。讓我們為主立下宏願大志,為著他的旨意服事這個世代,無論在甚麼工作崗位都不重要,我們都能夠隨遇而安,能夠心安理得,能夠敬虔加上知足,使我們天天活在入門的經歷裡─不是指靈的得救和入門,乃是魂生命的得救。我們的生命要長進,不要再停留在數碼化的思想裡,乃是回到靈的境界裡,常常被主題醒:「我活在哪裡?」今天我們活著不是單靠食物,所以不要太擔心吃甚麼,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願神憐憫我們。

(全教會在職特別聚會第三堂信息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