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號聲

2018
十一月

十一月
21

因為耶和華你神領你進入美地,那地有河、有泉、有源,從山谷中流出水來。(申八7)

曠野的經歷

  以色列人出了埃及,進入曠野,但曠野不是他們的目的地。神要摩西帶他們先進入曠野,一面訓練他們,怎樣藉著會幕事奉神,怎樣凡事倚靠神;一面又把他們按著支派,編組成隊,使他們或行動、或安營、或作戰,都像耶和華的軍隊。

  等他們一編組訓練完成,他們就走向他們的目標,就是神曾應許賜給他們為業之地,又被形容作美好、寬闊、流奶與蜜之地。申命記第八章中,描寫那塊地的豐富光景說:「你進入美地,那地有河、有泉、有源,從山谷中流出水來。那地有小麥、大麥、葡萄樹、無花果樹、石榴樹、橄攬樹和蜜。你在那地不缺食物,一無所缺。那地的石頭是鐵,山內可以挖銅。你吃得飽足,就要稱頌耶和華你的神,因他將那美地賜給你了。」

  以色列人開始走向這塊美地,到靠近這地邊緣的時候,他們先打發十二個人,進去窺探一下,要知道這塊地是不是真好。他們把那地探查過後,認為名副其實,的確是流奶與蜜之地。可惜當時以色列人對神沒有信心,他們只看見那地的居民強大,沒有根據神的應許來倚靠神,攻取那地。他們因此又退到曠野,飄流了三十八年,除了兩個人之外,其餘的都倒斃在曠野,未能進到那塊美地。到第二代的以色列人興起來後,由約書亞帥領著,經過無數次的爭戰,方才得到那塊原由迦南人佔領的美地,在其上建立以色列國。

基督是美地

  到了新約時代,讀經的人讀到這些故事,都十分感到興趣。對於這塊迦南美地,更使人發生深思。我們知道這一塊美地不僅是指在巴勒斯坦、地中海東岸的一個地方,必定是另有所指,有屬靈意義的地方。到底迦南美地,是指甚麼說的呢?

  有許多基督徒認為說,迦南美地既然那麼好,那麼豐富,住在那裡那麼享福,又是神預備要賜給我們的,那必定是在天上,等我們死後,靈魂就飛到那裡去,在那裡永永遠遠享福的地方。這些基督徒就斷定說,迦南美地乃是天堂,也有人說是天國,是我們死後去的樂園。以色列人在進入迦南地之前,須先渡過約但河,過了河才是迦南。這一班認迦南是天堂是樂園的基督徒,更引以為憑據說,過約但河是指我們死,死了之後就可以到天堂,進天國,到樂園。

  但是約在一百多年前,有研讀聖經的人,提出疑問說,若是迦南美地就是天堂,難道天堂上還住滿了赫人、革迦撒人、亞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嗎?而這些人明明的是屬鬼魔的,是撒但的爪牙,我們要照著神的吩咐,與這些惡魔爭戰,還要把他們消滅淨盡。若我們死後,要到這樣的天堂,豈不比住在地上更可怕?

  此外,若把進入迦南當作神救我們的最終目標,以色列人進了迦南後,還要幾百年之久與仇敵爭戰,到大衛、所羅門才建國家、立聖殿、定體制。之後以色列人失敗,或被殺,或被擄,這塊地也保守不住,荒廢在那裡,達數十年之久,這又怎能解釋是天上享福的地方呢?以後被擄的人歸回這地,重新建立以色列國,這地已是滿目瘡痍了。這些事,若是勉強來講成天堂、樂園、天國,是完全不合理的。

  我們若照著新約聖經的啟示,就知道舊約以色列人的事,乃是預表新約時期基督徒對基督的經歷。以色列人殺羔羊、塗血、吃羔羊的肉,因而走出了埃及。到新約時,基督就作我們的羔羊死在十字架上,完成了救贖,使我們歸給神,作神的兒女,脫離這世界的奴役,走前面的路程。

  以色列人如何過了紅海,基督徒也因基督,歸入他的死與復活,此後只有一個目標─事奉神。以色列人進了曠野,受編組、經訓練成為軍隊,預表基督徒也因基督的帶領,投身在教會中,與眾聖徒一同事奉神,建立教會。

進入美地

  神降律法給以色列人那一段,新約聖經告訴我們,是不必要的一段,是神也不喜歡,但不能不另外添上的一項措施。律法不屬於基督,我們也不當撇棄基督去遵行律法,因為律法一事無成。當日以色列人接受了律法,在曠野多飄流了三十八年,這三十八年是浪費,是不必要的經歷。今天若我們照著作生命的基督生活,不照著肉體,可以避開曠野飄流的浪費,立刻進一步經歷更豐富的基督。

  我們若不跟從自己的肉體,就發現基督不但是救主,來拯救我們脫罪、脫世界、脫肉體,他更是一位包羅一切屬靈豐富的主。他的豐富不光寫在聖經上,更在日常生活上叫我們一一經歷,例如:他是軟弱中的力量,是黑暗中的亮光,是憂愁中的喜樂,是悲傷中的安慰,是缺乏時的幫助,是孤單時的同伴,是病痛時的醫治,是喪氣時的鼓舞。他還是我一切的需要,是述說不盡的。保羅說基督有測不透的豐富,正如迦南美地,流奶與蜜,出產豐富,可以安然在此享用,並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基督乃是我們今天的美地,不是為我們死後預備的。

  若是我們作基督徒,不肯靠恩典脫離世界的敗壞,仍舊與世人同流合污,不肯冶死自己肉體的情慾,仍舊隨自己的肉慾去行,就走了以色列人走過的失敗道路,基督也不成為我們的美地,更談不到享用他的豐富了。但願我們都往前走,進入基督的豐富裡,神得榮耀,我們也有喜樂與安息。

版權屬 香港教會書室 所有